呢。
就是二老说啥都不肯要。
虽然最后也没买成,但村民们也见识到了陈凌的财大气粗,一个个非常受刺激。
毕竟一年到头种地才能有多少收入,陈凌拉一车鱼出去就卖五千块。
关键以前农庄的什么酒他们不会搞,咸蛋人家也不要他们的。
可是这卖鱼还不简单么。
陈王庄这边水多鱼多,随便几个泥沟水洼都能摸出二斤鱼来,别说还紧挨着水库了,只要有水,就少不了鱼。
哪怕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观赏鱼,有水还怕不能养么?
这又不费力气,无非是种地之余顺带的
事情罢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家家户户学着陈凌的做法,在自家农田挖上池塘准备养鱼了。
在大坝北侧本来就有池塘的人家,更是急急忙忙清理出来,然后提着水桶,在河里沟里四处摸鱼,见到漂亮的鱼就捞到水桶,往池塘放,有的和陈凌关系不错的,还忍不住上门讨要鱼苗。
对此陈凌也是来者不拒。
这倒不是他傻大方。
而是他这个模式是不值得推广的。
村民们想要养观赏鱼,还想卖上价格,只能用他的鱼苗。
不是自己从他这里拿回去鱼苗,然后繁殖起来就行的。
哪怕两代之内可以,后续繁衍次数多了,鱼儿的品相也会渐渐普通,卖不了太多钱的。
到时候,一次两次没关系,次数多了,村民们也不会好意思白要陈凌鱼苗的。
自然就会花钱来买。
陈凌不是图鱼苗这点钱,他心里另有盘算。
养殖观赏鱼这种买卖,只有扩大养殖规模,才有一定的优势。
他不介意带动村民们一起养鱼。
规模大了,赚钱多了,就可以多来几辆车运鱼,还能往远点的城市运输。
….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能赚钱,省得藏着掖着,招人眼红嫉妒。
没想到,他康慨给人鱼苗的举动,倒是博得了一片好名声,还没几次呢,后面来的人就觉得不好意思占便宜,自己备上钱来买了。
乡里乡亲的,陈凌没有多收钱。
可架不住要的村民多啊,整个村子大多数人家都来要鱼苗了,到最后光鱼苗的钱,就又是一千多块钱到手。
加上这几日,零零散散卖咸蛋的钱,足不出户得有八千块不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