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喘着粗气,被马皇后硬按在椅子上。
“咱是想不通!”
“咱是穷苦出身,咱也没对不起百姓啊!”
“他们起义个什么劲儿?!”
“在元朝活的很好吗!”
马皇后正给朱元璋倒水,闻言手一顿。
“重八,伱说有没有可能就像你说的那样?”
朱元璋喝着水,气笑了。
“他们傻……他母的!”
砰的一声!茶盏被拍在案桌上!
话说一半,他突然反应过来了!
谁说起义的就一定得是他这种人呢?
怀念元朝的,大有人在啊!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捻了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
“你们说他们再想些什么?”
“后世子弟不学因明之说吗?”
胤礽转着扳指,不确定道:
“不能吧?”
“看他们说话,是读过书的。”
“老四,你怎么看?”
胤禛抿了口茶,淡淡道:
“许是他们那时候不用学这个吧。”
胤挠了挠头。
“这么轻松的吗?况且这也不难想吧?”
胤禟磕着瓜子,轻笑着:
“不说这起……叛乱之事。”
“百万之众是叛乱,万众、千众、百众、数十众,都是叛乱。”
“况且,若想考证秦汉时期的叛乱,只能从竹简金石入手,耗时耗力。”
“纸张出现后,有了大量的史料,但无法快速传播。”
“所以即便是五代那样的乱世,记载的民变也比宋朝少。”
“直到宋朝,印刷术有了进步,一本史书大概率有众多印刷的副本,流传至今的文献数量远超宋以前。”
“私人笔记大量出现,对于叛乱的记载自然多了起来。”
胤恍然大悟。
康熙坐在上首喝着茶不说话。
嘴角却带着一丝微笑。
儿子教的好,是他最自豪的事。
……
天幕上。
金国皇帝坐在龙椅上。
御阶下跪着一位皮肤白净却浑身脏污、衣衫褴褛之人。
面上带着骄倨之色,金国皇帝看了看手里的帛书。
目光不善的抬头看向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