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步/s,这个数字几乎是在别的运动员身上没有看到过的情况。
尤其是国内,现在一心强调“扩大步幅”的影响下,更是显得另类无比。
但苏神知道,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且就算是身高高大的人,一味走扩大步幅,也不见得是好事情。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张培猛兄,他就是典型的这个理论“受害者”。
并且一味用湖凯的步幅来要求他,让他盲目扩大步幅,其实在他2013年他拿到了10秒成绩后,反倒是因为这样,再也没有突破。反倒是成绩不断开始下滑,没有再触及巅峰。
尤其是那个“人的极限比值是1.2”,这个步幅论调,害惨了他。
不是说理论有问题,而是以为往这个理论上生搬硬套,忘记了要和自己的生理条件修改结合,最重的结果就是——越练越差。
搜搜2013~2015年的新闻,全都是觉得张培猛可以破十的新闻。
从教练到专家,无一不这么说,而且建议都是这个“扩大步幅”。
每一个人,都可以说的天花乱坠,理论头头是道,可事实证明——这个理论和想法套在张培猛身上。
完全错了。
眼下短跑理论的主流经典理论之一,即为——“扩大步幅”是争取跑速的基本要求。
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了2018年,才在我国被“苏神本苏”的横空出世,外加论文分析,就此终结。
在此之前,这个理论在我国不知道统治了多少年份。
三条基本的主流基本公理——
1、前蹬是制动性阻力。
2、后蹬是跑的唯一动力。
3、“扩大步幅”是争取跑速的基本要求。
对于这些“经典国内短跑公理”。
苏神可以用一个很确定的声音告诉现在的主教练和专家们。
这三条在国内横行的基本公理——
没有一条是对的。
是的。
全错。
这一点在《体育与科学》第4期,已经彻底结束了争论,但眼下,却是最大的理论“拦路虎”。
为什么苏神一定要早早进入大学,开始写论文和上国际期刊反击?
就是因为,指导思想都错了,你怎么训练都是事倍功半,甚至怎么都突破不了那道大关。
眼下国内的错误理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苏神进入大学后,另一条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