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你来个现场昏迷。
而高层面对这个问题,既不反对也不承认,只说一切等太上皇回来自有结论。
勋贵集团的异常反应和高层的态度,相当于明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事儿是真的。
然后这个消息就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一时间关于大分封的讨论盖过了一切。
然后大家也同样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支持?
不出意外,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可以封,但要求必须封在海外。
‘尊王攘夷’吗,让他们去海外征服……教化蛮夷。
未来南洋等地,都会变成华夏之地。
这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共同的功劳。
更何况,如此一来就能把勋贵都撵出大明,以后朝堂就能清净不少。
而且勋贵集团往往会腐化成血吸虫,趴在国家身上吸血。
现在把他们都撵走,也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派自然是反对的,认为这是取祸之道。
从西汉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开始,就极少有分封异姓诸侯的事情发生了。
采用过这个制度的国家,就没有不发生动乱的,也没有能长久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大明怎么能不吸取教训呢?
大家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
但不管大家怎么争论,紫禁城都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群臣一开始反应也很激烈,但后来似乎想到了什么,也安静了下来。
除了私下讨论,没有谁在朝堂上讨论此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情的根子在太上皇身上,他不回来说再多都没用。
关键是,以太上皇的性格,他要是决意兑现承诺,谁能阻止,谁敢阻止?
所以大家还是别争了,等太上皇回来,看他是什么意思吧。
十二月底,朱元璋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下回京。
这次来迎接他的人比去年他回京,多了数倍,可以说但凡能来的人都来了。
之前一直低调的勋贵集团,也一反常态,非常高调的集体出动前来迎接。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对太上皇多忠诚。
知道的人却明白,他们这是有意为之。
朱雄英就有些不愉快:“这些人,是不是以为分封之后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