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要被指责。
但朱家,懂的都懂。
朱元璋坐下后,笑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马皇后就将方才的话题说了一遍:“刚才正聊到,谁才是为宣太后主政创造条件的那个人。”
朱元璋笑道:“那肯定是秦惠文王啊,若没有他的宠信,也就不会有宣太后。”
马皇后却并不赞同:“秦惠文王时期,宣太后只是宠妃,连王后都不是。”
“秦惠文王薨逝之后,宣太后都被赶到儿子的封地去了……”
“若非秦武王逞强举鼎而亡,后面也就没她们娘俩的事儿了。”
朱元璋想想,确实如此:“既不是秦惠文王,也不是秦昭襄王,那总不能是秦武王吧?”
“小子,别卖关子了,快说是谁。”
陈景恪这才揭晓答案:“是商鞅。”
众人都很惊讶,怎么都没想到,会是商鞅。
朱元璋问道:“商鞅当政的时候,宣太后还没嫁到秦国吧?”
“你不会是想说,他留下了什么后手吧?”
陈景恪很清楚他们为何会这么想,不站在历史角度分析,还真无法将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这就要从太后的出身和制度,两个方面来解释了……”
“咱们先说说太后的出身问题……”
“太后想要掌权,就要任用自己信任的人。”
“其实说白了,就是娘家人,常人口中所言的外戚。”
“没有外戚执掌要害部门,执行她的意志,就算她有再大的本领都没用。”
“宣太后也是靠着‘四贵’,才成功掌控国家大权。”
“就连武则天,都要重用武三思等人,就是这个原因。”
“但先秦时期列国频繁联姻,一国之主的后宫,大多都是他国贵女。”
“能当上王后、太后的,基本都是他国公主、贵女。”
“所以,外戚也是他国的贵族乃至王族。”
“这些人,在本国有权有势,很少有愿意到外国去任职的。”
“就算他们想去,也会受到那个国家的贵族的集体攻击。”
众人不禁点头,这个角度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
不过朱元璋却提出了质疑:“那宣太后为何可以任命自己的兄长和弟弟。”
陈景恪说道:“这个问题问题的好,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先秦制度和商鞅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