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然后用蜡封上口,用生长素浸泡下口,再移入用椰糠、稻壳碳、火山石、生态复合肥等调配好的营养土小皿中进行精养,等待生出根系后进行移栽。
护理过程中药、水、肥、温、湿都有特殊的要求,一般都得在隔离条件相当理想的塑料大棚里进行,进出大棚还需要消毒,免得把病害给带进去,各种监控设施也需要齐全,总之就不是普通乡亲玩得动的扩繁方式。
但是这种扩繁方式也有它最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扩繁速度极快,目前移栽到基地的五棵摩洛哥石榴,今年控制了开花,将营养全部保留给了固根和生枝,加上联和乡气候得宜,在秋季剪枝控高的养护工作当中就得到了不少枝条。
换在北方这些枝条就只有扔掉,因为北方严寒的冬季条件下是不可能繁育得出新苗的,但是联和乡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冬季气温基本也在五度以上,加上大棚,让刘良珍决定开始进行秋冬扩繁的尝试。
一根嫩枝有七八个芽头,就可以分成七八根扦插枝,五棵树这一次就扩出了三百四五十个扦插盆,考虑到存活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刘良珍估计能有小三百苗就很满意了。
就算是三百株苗子,就已经是三个家庭果园的规模了,这些果园在两年以后,又会开始贡献枝条,而那些枝条,又能够变成几千株苗子。
再往后就无需这种成本极高的嫩枝扦插技术了,通过高枝压条、包条,嫩枝扦插,嫁接等技术手段,能够极快地将新品种推广开去。
当然前提还得要地方推广宣传得力,毕竟嫁接换品种会让果农两年无收,要让他们放弃两年眼前利益,这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但等到那个时候,又属于从当前种苗短缺的矛盾,转化成另一种烦恼了。
“我们联和乡没有这样的问题。”老赤日倒是很光棍,对周至的担忧表示毫无压力:“反正我们将来种的都是好石榴,将来一边卖果子,一边卖苗子,不存在嫁接的问题。”
“最好就是能够在嫁接过程中发现一些形状改变的新种,得到一种口味接近摩洛哥石榴,生存能力接近会理石榴的新品种,那样就完美了。”李璐说道。
“那就是你们的任务了。”周至说道:“好在现在干农技的收入也不错,科研致富两不误。”
这话一出口,李璐,梁光平和刘洪涛都笑了,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农业大国,每年农药、化肥、种子、树苗、雏驹羔犊等需求,那个量是大到没边了。
周至知道现在在自己的老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