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是抱着全力支持的态度,甚至将来有可能把这首曲子无偿捐献给国家。
只是在此之前是万万不能这么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懂,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同样也是望在眼里,痛在心里。
如果整个运营体制得不到有效改变,别人的帮助只会让老旧的管理仍旧掌握着话语权,最终会沦为无底洞似的跌落深
渊。
眼看得事情有了转机,刘清山才重新迸发出了热情,帮助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情分有了,他并不介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无偿提供一些宣传机会。
今晚上就是如此,他知道因为自己刚才的一句话,国乐盛典的参与者们应该从此拥有了广阔的商演市场。
但在这次盛会上,刘清山的合作方并非国家交响乐团,而是国家广播民族乐团和华国爱乐乐团。
尤其是后者,这支目前隶属于国视的管弦乐团,经营思维就远比国家交响乐团要灵活得多。
人家同样是国家级的交响乐团,成立七年时间里完成了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好几百场音乐会,演奏了近两千部作品,观众累计六七十万人,国内、国外巡演行程约计六十万公里。
所以刘清山更愿意为这样的乐团提供帮助,而且除了这次演出他提供给国家广播民族乐团的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之外,还给爱乐乐团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名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曲,一经交付就引起了整个乐团的轰动,但迄今为止这个消息还处于严格保密当中,即使在爱乐乐团内部,也不是人人都了解。
而且它也会在这一次国乐盛典上出现,只是它的演出性质是被当成秘密武器来使用的,就是要通过这首将来势必要成为世界名曲的协奏曲,来给到场的国外乐队一次深刻的打击。
由于刻板偏见
,华国的大型乐队,一直被海外著名交响乐团体所怠慢,哪怕他们之前的很多著名乐手被华国挖来了很多,但仍被认为是整体水平不足,缺乏自己的原创名曲。
这一次刘清山一下子拿出了三首作品,这三首作品的风格更是横跨了华国民乐、西洋乐和二者相互融入的不同呈现形式。
尤其是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更是直接被当作了核武来使用,其目的就是彻底扭转海外对我们的偏见和傲慢。
实际上这首《梁祝》属于改编的性质,早在五十年前,就有了基于越剧曲调创作出来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