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立于朝堂之上,座下群臣股肱战栗,脸色变换,唯恐一个不慎,无功不说,反误了身家性命。
历代开国皇帝多是精力过人之辈,刘秀也是如此,他对上交的各类文书无不逐一仔细查看。
前些日子,刘秀下令“度田”,所谓“度田”,就是诏令天下州郡清查田亩及户口,这是战火之后新政府的必然举措,也是增加赋税的手段。这批吏牍即是各地“度田”后呈上来的报告。当他翻阅陈留县的吏牍时,这样一句话映入他的眼帘:“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刘秀有些莫名其妙,但并没有马上表露出来,而是下议于百官。庙堂之高虽可接九天之上,但未必代代皆有经世致用之才,因而刘秀之疑问,亦是百官之狐惑。半晌过后,群臣无一人可说上一二,刘秀转眼望向其子刘庄。一时之间,大家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刘庄身上。
刘庄却不慌不忙,一副胸有成竹之相。他拜过刘秀之后,缓缓说道:“河南是首都所在,朝中高官都住在这里;南阳是陛下的故乡,陛下的亲戚大多居于此地。因此对这两个地方的田亩数字,负责检查的官员们当然不敢多问。”说罢,群臣为之侧目,刘秀恍然大悟,心中甚是欣悦,为一个十二岁的孩童有如斯锐利眼光而惊叹。经此一事,刘庄可谓是初露锋芒,也让刘秀废长立幼的想法更加坚定。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单臣、傅镇率众造反,攻占了原武城,引得刘秀大怒,于是派太中大夫臧宫前去围剿,然而由于对方准备充足,原武城久围不下,故此刘秀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太子刘彊首先建议以加官晋爵、赏金封侯的方式激励将士攻城,群臣也大多附议,只有刘庄低首不言、暗自摇头。刘秀见状,询问道:“阳儿(刘庄)为何摇头,可是心中已有定计?”
刘庄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淡淡道:“一筷可断,百筷难折。”皇上和百官都知道他有话说,静静地等待,没有打断他。果然刘庄再次进言,力主不要围城太紧、太急,可以引诱贼人突围,然后分而歼灭之,这样以区区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了他们。皇上听罢,拍案叫绝,命将士依计而行。结果一如刘庄所料,叛贼分散突围后被一一平定消灭。
关于此次战事的记载,《后汉书》中只有寥寥数语,是故后人对于刘庄能够成为太子的关键知晓不多,而此次事件即是光武帝刘秀决定改立刘庄为太子的重要转斩点。
此外,据历史记载,刘庄在十岁之时便已经通晓《春秋》,闻达于朝野内外。刘庄能有如此表现,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