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罢,纷纷点头称是,目光中透着敬畏。
李英低声问道:“殿下,那若是太子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朱棣站起身,走到窗前,眺望着夜色中的京城,声音低沉却透着笃定:“他解决不了。他手下的人能力有限,而地方事务的复杂远超他的想象。只要我们稍加推动,他的计划便会一败涂地。等到那时,京城的百姓自然会知道,他这个太子,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般能耐。”
房间内一片静默,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片刻后,朱棣转过身,缓缓说道:“你们记住,这场博弈,不在于我们如何出手,而在于如何利用他的每一个失误。他越是急于求成,我们便越有机会。”
众人齐声答道:“属下明白!”
通州,一名被派下来的士子陈清正站在县衙门前,脸上满是踌蹰。他刚接到任务,要协助当地官府整顿粮仓,但迎接他的却是满脸冷漠的县令。
“陈大人是吧?”县令冷冷地看着他,“京里的命令我们自然会执行,只是这里事务繁忙,怕是没空照顾陈大人了。”
陈清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大人言重了,下官此来,只是协助,并非添麻烦。”
县令不以为然地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陈大人请自便吧。”
陈清心中一沉,暗道:“难道真如传言所说,这些地方官员对太子心存不满?”
与此同时,南郊的一名士子刘庭松则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他奉命清点乡间田亩,却被当地士绅冷言拒绝:“刘大人,这田亩之事本就是地方事务,怎劳烦您亲自过问?难不成京里的太子信不过我们?”
刘庭松强压怒火,温和地说道:“乡绅先生误会了,下官只是例行公事。”
那士绅却冷笑道:“公事归公事,但若真要清点,怕是会扰民生啊。”
刘庭松知道,这是对方在刁难,但他没有退缩,依旧耐心劝解:“若不清点,又如何保证赋税公平?先生若真为百姓着想,便请协助下官完成此事。”
几日后,朱标收到了一封封来自地方的急报,内容不一,但都提到了一些阻力。他召集手下商议,脸色凝重:“看来,四弟果然没有闲着。”
朱瀚坐在一旁,淡然说道:“标儿,这些人是你的试金石,若连这些小麻烦都应付不了,那就说明他们不堪大用。”
朱标神情凝重地坐在一旁,双手紧握成拳,额上布满了细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