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在大炎,新增了一项大权,陈情质询权。
只要政令没有发出皇宫,谏台司有一半的官员投票通过,谏议大夫拍板,就有提建议,质询的权力,权力很大,类似于门下省,但没有门下的驳回权。
齐行砚身为谏议大夫,明知陆鸣渊大罪在身,却选择了包庇,立场不言而喻。
各大书院的大儒知道齐行砚在打什么主意。
他是让自己的女婿出宫,拥有争夺帝位的资格!
自从谏台司出面回应之后,齐行砚的风评直转急下。
妄为大儒!
包庇女婿!
同流合污!
三个帽子一扣,盛京书院有不少学子离开,他们对于自己是盛京书院士子,感到羞耻!
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进盛京书院,在天子脚下读书,是中土天下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背地里骂上几句,却不敢在书院放肆议论此事。
因为齐行砚除了是谏议大夫外,还是盛京书院山长,要是被他老人家听到了,诋毁他女婿,那准没好果子吃。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不同于齐行砚的正面回应,内阁学聪明了,面对滔天谩骂,选择了装死,不知情,不过问,奏折就这么让它堆着吧,反正大部分是一些没有营养的污秽之言。
内阁之中,之所以没有人敢带头闹事,还是归结为有次辅的存在。
没有人愿意得罪王和甫。
如今的王和甫,已经成为了袁玄罡的左膀右臂。
现在,袁玄罡向来极少过问内阁的事务,除非是跟一国有关大事,才会参与,其余琐事,全部交给了王和甫。
不少内阁大臣心中认为。
袁玄罡这是在给王和甫让路。
不久的将来,若是圣上驾崩,这位三十年的首辅,可能要回儒庙养老了。
正所谓一天子一朝臣。
未来的新首辅,正是王和甫。
如此这般,他们岂敢得罪?
他们的资历远远不够,也无法跟王和甫去争。
王和甫地方为官十余载,在朝堂也有二十余载,为人老谋深算,知兵善言,在朝堂屹立不倒,如今平步青云,正在运势之上,没有多少人愿意得罪。
有这样两尊大佛在,饶你京城闹的满街风云,大炎皇宫也巍然不动。
殊不知如此举动,却引发了更大不满的暴动。
皇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