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人对于这样大范围的修改表达了一定的担忧。
“但是……这样的话,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了?”
“丁主任,虽然1994标准跟我们的航空工业体系确实有不适配的地方,但毕竟也是正经通过了的国家标准,如果才过了不到两年,就完全推翻另立新的标准,会不会也有些不妥?”
持这一派意见的人也并不少,在第一个人站出来之后,陆续又有两三个人表达了类似的顾虑。
毕竟GJB/Z64-94所参照的美国标准在技术上绝对是足够先进的。
而另外一边,提出另立新标准的那位专家见到有人反驳,直接开口怼了回去:
“此言差矣,GJB/Z64-94,包括当初制定的那一批标准,初衷只是为了占位,既然现在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部门已经有能力提出符合本国国情和需要的技术指南,那当然可以在此基础上另立新标。”
“国家标准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指导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原来的1994标准本来也不具备这个能力,为何不能推倒重来?”
持反对意见的一方自然也不可能就这样选择偃旗息鼓。
“我认为,对刚才那份指南进行扩充,是没问题的,但最近十几年,我们的航空工业体系已经在脱离苏联的那套思想,逐渐向西方靠拢,现行标准也是对这种趋势进行的一种预估,所以还是应该在1994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坐在会议桌主位上的丁高恒沉默不语地看着面前正在激烈争论着的两派人马。
会产生这样的意见分歧,其实并不令他意外。
90年代的华夏航空工业体系,本来就正处在大变革的过程之中,GJB/Z64-94所涉及到的航空发动机总压畸变评定当然只是航空工业里面的一个小部分。
但在它背后隐藏着的,实际上是利益纠葛比较复杂的路线之争。
华夏的航空工业,最早自然是完全脱胎于苏联的。
但是当时间进入80年代之后,我们学习的对象逐渐变成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然而两国的蜜月期只持续了大概十年,随着冷战结束,失去了最大对手的美国人又重新祭出了技术封锁的大棒。
因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只好转为参考法国标准加上俄罗斯技术。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个路子至少在军用领域是没什么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