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潇洒》所选择的恰恰是当今社会心理的聚焦,又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通话题。这种话题的选择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让写文章的人颇费踌躇的,因为越是人们大谈特谈的问题,越是难以写出自己独到的东西。刘玉堂洞察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尴尬心态,并进行立体观照,但却不是故作高深地指手画脚,而是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劝人躲避尴尬。乍看上去,这简直太消极、太没劲了。殊不知这正是一种切实的文化态度。尴尬不是个别现象,在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原因。它既无处不在,又一时难以排除。那么面对现实中的尴尬,躲避其实是对历史进程和人生历程的一种深切理解,《说潇洒》同上面的话题相得益彰。社会上的“潇洒热”当然反映着开放改革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合理要求,同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许正因为还无法潇洒,所以才热衷于谈论潇洒。毛病出在“盲目的潇洒”上: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就结果而言,说到底,“没有永远潇洒的人,也没有专门潇洒的人”。到底是写小说的人,对人物心灵的拥抱转移到随笔中,就成为对社会复杂心态的关注和娴熟的剖析,在谈笑从容中揭示种种困惑的微妙之处。社会心理的微妙绝不是可以用简单的是非标准来评判的。作者自是个中人,他往往运用历史文化扫描的方法来透视各种社会心理,而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
随笔最忌矫情,它的色彩来自真诚。好文章倾注着作者的爱心,字里行间蓬勃着真性情。《说朋友》中对“心中的朋友”的怀念和对真挚的爱和友情的呼唤多么感人:“心里永远有些可爱的朋友多好啊,他们终生与你同行”!
钓鱼台人进城了。文化态度的转换并不意味着作者在向钓鱼台告别,而是告诉人们,钓鱼台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汇,可能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作为文学的探索者,刘玉堂在小说和随笔这两条道路上跋涉。随笔自由、活脱而又率真,更适于开阔视野和胸襟,进行文化态度的调整。对于一位娴于新乡土小说创作的作家来说,随笔的涉猎必定会大大增强审美创造的造血功能,犹如新添了一双眼睛看世界,再生出一副触角探求人生。显然,小说和随笔是两条并行不悖的艺术途径。但是,刘玉堂的创作脚步并非在这两者之间平行挪移,而是双向渗透,交互推进。刘玉堂借助他的小说所特有的反拙成巧的话语智慧,由乡土情韵转向都市文化的现代气息,在随笔中进行观念的嬗递和文化态度的转移,而他的随笔在城乡文化交汇的各个层面上对于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建构的参悟,也必将衍化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