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还能让他们投鼠忌器。
让他们明白一切还在自己掌握之中。
免得再像之前那样,觉得自己好欺负。
因为没寄托太多希望,冯一博很就将此事抛在脑后。
回到府中,师徒俩就分析起朝中局势。
“您是说,费纮告老,是因为支撑不下去了,怕晚节不保?”
冯一博虽然也是侍郎,平日接触的却多是部里的公务。
而李守中身为礼部尚书,可以参与到很多核心问题的探讨。
对于大魏的财政问题,他深知已经快要维持不住。
此时两人说起内阁变动,李守中对费纮告老的事,就难免显得有些悲观。
见冯一博一脸的惊讶,他叹了口气,才道:
“不错,有费纮在,好歹还能维持一阵。”
费纮对于经济的理解,是朝中公认的。
现在他退出内阁,很多知道内幕的大臣,都是忧心忡忡。
“现在赵舜君上位,很可能短期内就会发生大问题。”
这一点上,师徒俩的意见倒是一致。
对于赵舜君入阁都不是很看好。
不过,冯一博担心更多的,是汇票的价值。
而李守中担心的,则是大魏的财政问题。
尤其是……
“其中我最担心的,就是边饷。”
大魏这两年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从未间断。
一面要从国库中,出银子赈灾。
大把大把的往出撒。
一面为了避免民变,还要轻徭薄赋。
减免各地税额。
国库中的银子,早就已经入不敷出。
若非有费纮从中操持,怕早就烽烟四起了。
现在边地好不容易稳固下来,若是赵舜君真敢打边饷的主意。
恐怕立刻就会边地不稳,让大魏知道什么叫雪上加霜。
正因如此,冯一博不信景顺帝会傻到让人打边饷的主意。
听到李守中的担忧,他就摇了摇头,道:
“圣上虽然对言官弹劾王子腾,一直持保留意见,但闹到最后,最多也就是换人,怎么也不可能会打边饷的主意。”
大魏的卫所兵,早就已经糜烂。
不然,当初倭寇也不会长驱直入。
而边军久面外敌,倒是还保持着不错的战斗力。
换个主将,只要是懂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