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知东海郡而不知大魏。
若非东海郡官方对海西人诸多防范,海西可能都要进行大规模移民了。
毕竟相比大魏的乡土情节,海西那边更看重眼前的利益。
不过,东海郡也没彻底断绝海西的移民。
在冯一博的批示下,在有相关单位同意接受的情况下,海西人也可以入籍,享受同等待遇。
也就是说,只有职业技能优异的海西人还是可以申请成为东海郡的一员。
比如各类工匠,尤其是会造船的工匠优先。
这些海西人如果移民,必须宣誓摒弃原有海西信仰,并接受安排的工作。
当然,东海郡各个部门的工资和奖金足够一大家人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学会说大魏的官话。
文化教育方面,小学扫盲已经基本普及。
学龄儿童,也就是五到十岁的识字率超过 60%。
这是因为移民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否则识字率会更高。
中学也已经筹建完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而是需要通过考试。
东海郡的每个县城有一所中学,考上之后大概就相当于大魏的秀才,且可以到其他县城做吏员。
当然,按照现在的中学水平,肯定还达不到秀才的知识储备,但读写公文和一般的算术毫无问题。
将来全面铺开之后,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中学之后就是大学,在流求的新城有三所大学。
一所是文科类的,专攻传统儒家学问,也就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同时还要兼顾算学。
从此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充任教师、官员等职务。
一所是科技大学,里面包括冶炼、火器、造船、农业等诸多学科。
同样为各部门和衙门提供专业人才。
最后一所则是流求医学院。
村医已经落实到各村镇,同时还有医院在县城陆续筹建。
各地乡老踊跃捐献,县里的官员也都积极申请。
不过这些都被黑龙府直接拒绝。
为了避免医疗资源被人垄断,医院的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这三所大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包分配。
东海郡现在各处的人才缺口还很大,不少中学毕业的就可以直接做官。
有了海西和科技大学的人才支撑,东海郡的科技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