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抛出来的橄榄枝,当然就是所谓的榜下捉婿。
其实刘晖在老家有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表妹,二人自小就定了亲事,并且早早的就有了夫妻之实。因为他表妹的父母相继去世,为了不被人诟病,也为了不影响刘晖的仕途,二人才没有在他赶考前成亲。
但当看着同窗、同乡们一个个都找到了各种关系,他便动了歪心思,对外就宣称他因为家贫也还没定过亲。这里面当然有人知道这人说了谎,但这种事还真没人愿意去揭穿得罪人的。
这样一来,长相不是很出众的刘晖,也成功的被列为了几个雍都小官为自家女儿选婿的名单当中。
但这些都不是能够帮到他的人家,所以他迟迟都没有接受那些人家对他的示好。
直到有人向他提起了和顺侯府的和顺侯世子的庶女时,他才动了心。
他打听过,和顺侯世子和当今圣上的关系极近,是永盛帝的表妹夫。当今太后可是和顺侯世子夫人的亲姑母。他家唯一的嫡女还早早的就被封为了郡主。
这层关系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再说他只是个家境贫寒的穷小子,能娶上人家的庶女就已经不错了。
就这样,他接受了王子义向他抛去的橄榄枝,找了媒婆向和顺侯府提了亲。
当初为了侯府的面子,王子义给了刘晖五百两银子作为了下聘的礼金,这桩婚事看起来才比较好看一些。
也是看在王子义的面子上,刘晖最后在当年的会试考上了三榜的同晋士。
因为名次太过靠后,在派官的时候,王子义只能帮他争取到京平县县丞一职。
按理来说,京平县虽然不在雍都,但离雍都也就一天的路程,这里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只要刘晖肯努点,再加上王子义的提拔肯定能让他高升。但这人自从当上了这个县丞之后,就开始不思进取起来。成天就知道跟着当地知县的后面混,几年下来,毫无建树可言。
后来因为王子义和蒋氏保证不去管王四娘的事后,他对这人就更加的不上心了。这也是当初王子义就和刘晖说好的事,既然路已经给他铺好了,今后究竟要如何发展全都靠他自己的努力。
刘晖本来以为这个老丈人只是说笑,后面怎么也会帮他一把。但是王子义也看出刘晖这人实在是扶不起的烂泥,如果他待在小县城还好,这要是到了雍都,还不得仗着和顺侯府的势整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于是就更加不去管他的事,另外,还不忘和各路官员打招呼,尤其是户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