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的一些初步设想和规划。她这次的重点是要在户部先成立一个专门管农业的衙门。这个衙门可以组织农业生产、大力开荒、培育种苗、扩大种植、寻找更适合当地的农作物,试验新作物的种植和培育等等,再有就是编辑农书。
另外,王姒宝也将以个人名义,在全国各地继续建为农户们借贷的宝记钱庄。
这份计划书翌日一早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他们韶国地广人稀。实际上并不缺少地,但却缺少好地。有了地的同时,还缺少人去种植。这已经成为了困扰韶国发展的一大阻力。今后,谁要是能解决这其中之一,都将是韶国的大功臣。
所以,王栩在无形中,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当然,这是后话。
解决完王栩的事情,王姒宝带着王棕去了趟詹事府。
詹事苏明冉和王姒宝汇报了近期的工作后,又简单说了一下她自己关于今后想要设立善堂的一些设想。
王姒宝听了之后点点头表示赞成的同时又问道:“你的想法非常不错。但你想过没有,要想设立善堂所需的善款从哪里来?”
现在詹事府的女官们在做计划书时,也都被要求写清可行性和具体如何实施方案和一些细节问题。所以钱的问题,苏明冉还真的认真想过。
于是胸有成竹的回答道:“长公主,我想过了。咱们可以像各大寺庙、庵堂一般,让有钱的人家募捐。”
王姒宝没有立刻表明态度,而是十分严肃的问道:“你是打算让人家捐一次?还是捐一辈子?你是打算让这个善堂长长久久?还是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为了功绩?”
“下官当然是希望这件事能够长长久久的进行。您也知道,每年咱们韶国大灾小难可不少,如果每次都是到了事发的时候才去筹集善款或者是筹集粮食的话就有些晚了。所以,我想什么事情都最好都要提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苏明冉认真的回答道。
王姒宝赞成道:“你最后一句说的非常好。就是事情防患于未然总比事后再去做要好。有好多所谓的积善人家,实际上就是沽名钓誉,在做一些表面的事情。说白了那些人家就是做面子工程,向老百姓买好。”王姒宝收敛了笑容认真道:“咱们可不能那样做。该提早准备的,就都提前准备充足。一旦有发生灾情的苗头,咱们就及时出手帮他们,不要总是要拖到最后再去做。另外,在平时,也可以多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以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王姒宝如果真要鼓动自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