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肖建安的眼里,肖家这个帮助举动,有没有都不重要。
因为不影响杨东执政的决心,以及杨东的能力。
根据反馈,当时即便肖家不递话,那些投资商也都认定杨东的规划书可行。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肖家的话,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还是会投资杨东的庆和县。
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两个国企,会略微思索一段时间,但投与不投,也没准。
至于投资杨南的家选集团,则是生意上的考量。
肖家这么多人,又是主干,又是从众,至少也得有个大几千人了。
人吃马嚼的,也得需要赚钱啊。
所以投资企业,一直都是他们家族的任务之一。
因此投资杨南,不纯粹是帮忙的心态,更多的是想通过杨南赚钱,赚大钱罢了。
至于为什么不去认亲杨南?
道理很简单,肖家看不上商人身份的杨南。
虽然杨南也很厉害,虽然他们也通过杨南赚到了钱。
但自古情况就是如此,改变不了。
能从政的,都不会选择经商。
从政意味着拥有一切,而经商只能是成为社会的高等人,却永远都成为不了顶层。
所以杨南的重要性,远远没有杨东重要。
杨东是官,是冉冉升起的吉江省政坛新星,这也是肖家所看重,所考虑的因素之一。
若二叔的孙子只有杨南,经商的杨南。
那么肖家最终只会跟杨南合作赚钱,帮杨南一点,更多还是为了利益。
不要觉得肖家现实,这才是一个大家族的长久之道。
杨东跟着肖建安回到了肖家。
这一路上,杨东没有问肖建梦怎么处理。
因为之前在京安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肖建梦打了人,把人打伤了,那就要经过法律的惩处。
没有半个月,肖建梦是回不来的。
这也是肖家给上级传达的一个信号,那就是我肖家子弟嚣张跋扈是有限度的,也是有原因的,若不是对方先招惹我们,我们是不会主动挑事。
既然我们打了人,那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会以权谋私,不会包庇。
如此一来,上面也会对肖家举起大拇指。
当然如此做,智家就比较尴尬了。
不管智晖是否选择同样的方式接受法律的审判,他都不如肖家的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