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行商救过一个道士,得了几个方子,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那时管的也不严,也没有什么非法行医这一说,很多医生也都没有医师资格证。
尽管李凤琦什么都干过,但由于吃不了苦,不安分,不管做什么都坚持不下去,所以在外飘荡了十几年,三四十岁的人还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更别说娶妻生子了。
到了三十七八岁,实在没出路了,他这才下井做了矿工。
国有煤矿不是总招工人的,之前就五六年都没有招工了,李凤琦算是赶上了,要不然他就只能回碣阳老家种地了。
在那个年代,做工人要比做农民强,农民想要成为城里人,还需要买户口。
再说国有煤矿虽然工资低一点,但相对于私人煤矿要安全得多。
在矿上干了不到一年,李凤琦经人介绍认识了,离婚三四年,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的李母,两人相处了几个月就结婚了。
结婚一年多,李母怀孕有了李哲。
接下来,李凤琦在矿上上了几年班,李母则种些菜卖补贴家用。
到了90年代,下岗潮爆发,东北的经济越来越不好,到处都是失业的工人,不少学校老师都开不出工资来,经常欠薪,老师们生活维持不下去只能罢课。
李凤琦所在的煤矿也经常拖欠薪资,见形势不好,他那颗不安分地心就又活络了起来。
听说李母有一个亲戚在滦州市卫生局工作,他就动了停薪留职回滦州开诊所的念头,为了这个目标李母还去佳市医学院开办的进修班学习了一段时间,拿到了乡村医师资格证。
95年李母带着9岁的李哲回到了老家滦州,想要开办一家私人诊所,不料却正好赶上了北河省这边整治个体诊所,没有行医执照的个体诊所一律查抄,也暂时停办了行医执照。
行医执照停办,诊所也开不了了,李母选择暂时留在滦州等消息,看什么时候能开放办理行医执照,李哲也就跟着留在滦州上学。
可等了将近一年也没有消息,李母就准备带着李哲回东北。
就在这时,李凤琦却办理了停薪留职突然跑了回来。
工作都停职了,也就没法再回去了。
李母和李凤琦就找了一家乡镇医院干了一段时间,但却没挣到什么钱。
在乡镇医院不干了后,李凤琦就跑去了哈市,和朋友在一家私立医院承包了一个科室干了两年,不过还是没赚到什么钱,于是他就又回到了山城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