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侧和南侧下寨布阵,负责主攻。
继续让绥靖军打主攻,是朱慈烺深思熟虑后的战略。
幕府军加上岐阜的人马,总兵力多达二十五万,而明军和绥靖军加起来只有十三万,排除绥靖军的垃圾装备和战斗力,能打的只有五万明军,其中还得再减去一万海军。
朱慈烺只有四万可靠的人马,同时他还得防着那群猪队友反水。
此次关原大战,真干起来难度不小,这也是他为什么把明正女皇拉来、以及让明军分部两翼的原因。
日本天皇是吉祥物,仍有一定的政治影响,还能给此战冠上正义的大帽子,削弱幕府军的士气。
而朱慈烺的军力部署,更是别有用心。
松尾山和笹尾山位于关原的西南和西北,两山相距约七里,天武军占据南北的两个高地,可以互为犄角并立,并一南一北形成对中路的护卫,以防万一。
再者,明军在两个山头上布置火炮,基本可以覆盖中路全阵的区域,一旦幕府军进攻中路,两侧可以为绥靖军提供火力掩护。
如果幕府军攻打天武军所在的南北两个山头,中路的绥靖军就可以从中央进行突破,突袭幕府军的侧翼。
更有深意的是,若是绥靖军有大名反水或是按兵不动,松尾山和笹尾山上的明军便可夹击他们。
无论怎么说,此战绥靖军那些投降的日本人,必须参战,还得打主攻!
明军虽强,但也经不住二十多万幕府军的消耗。
消耗是小,朱慈烺最担心的是,即便明军单独击溃了幕府大军,必然也会损失不小,若是这些日本二五仔反水了该如何应对?
这毕竟不是在国内,身在异国他乡,朱慈烺必须要保证明军获胜后,仍有足够的实力压制这些日本大名们。
如果压制不了,这场伐日之战就算白打了,明军辛辛苦苦的努力,都会成为别人的嫁衣。
说不定若干年后,日本的说书人,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只会大力宣传捡漏的大名,反而将明军对幕府的几次战役给掩盖掉,甚至将明军列为十恶不赦的侵略者,让后世唾骂。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只要脸皮厚,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自十月初八起,双方在关原这块狭小的地区内驻兵不动,互相对持着。
一直到十月十日,仍没有再发生任何交战,哪怕是小规模的交锋,亦是没有,双方像是在互相摸底。
经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