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加上福州地形不适合纵向铺开的集群作战规模。
只需要调整一下,正面钢铁洪流呈现大三角战斗队形,以长矛战术推进。
一营有28辆99A,以其中十辆主冲锋坦为矛尖,左右以15度水平角减距,拉开距离,各有三辆次坦克分布。
整体能够将战场横线轻易拉到1500米,算上横线次坦火控范围,实际推进过程。
炮火横截面覆盖最低能达到5000米。
这还只是一营动链的主力,侧翼还有二营,三营,后备替补以及防守的还有四营。
整体开动的话,这种集群动链的作战威力可是很恐怖的。
不过,在实际战争中,以坦克连为波次冲锋序列的布置,已经极少出现了。
原因不用问,空军太牛掰了呗。
你地面集群动链再怎么牛,连火箭炮都不一定能怎么着你,但却顶不住战斗机的一轮精准俯冲啊。
但问题是,这次作战各单位无法呼叫空军和海军的支援。
这是陈钧学以致用,敢这么高调的原因之一。
他也想让26区的红军,尝尝这集群动链的滋味。
并且动链讲究纵深。
毕竟你不能光有宽度吧?厚度不足也不行。
如果不理解这种战术的话,也不要紧,坦克大会战都是这种打法。
实在不理解的话,那就把双方看成冷兵器时代的,高机动骑兵对决就行了。
骑兵对决,讲究的是冲击,游射。
你见过哪个骑兵指挥官把力量都集中到第一排的,导致整体骑兵阵型薄弱的?
没有吧?
因为对撞的终极目的是穿透对方,撕裂对手,分割对手,达成最终绞杀的目的。
当然了,现代战争肯定不同于古代战争。
复杂的战场变化和军事动链构成,加上各类技术装备运用,也导致战斗对抗的节奏,变得更加激烈。
所以,哪怕集群动链的战术在特定条件下很无解,但若是因为指挥官的失误,甚至一个小小的失误。
都会让会战的结果失败。
基于这种原因,陈钧在布置战术时,他可玩不起人家236旅那种机动时变幻阵型的技术。
只能用最直接的装甲集群动链,以匀速冲向战场。
还不能快,速度过快的话很容易暴露弱点。
。。。。。。。。
会议结束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