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井下明火照明常常引起火灾,下令煤窑内矿灯一律加上“明角外罩”,强调不得用明火照明,以防油火外溢。
其原理与近代的安全灯是一致的,这是中国矿工在使用矿灯上的一大进步。
“无味的气体?那矿上怎么防备”马王宣露出好奇。
“在开井时,会先放入牲畜,如果牲畜能活几天,就证明此处没有这种气体”
“如果牲畜死了,就要想办法先通风多日,然后再试,只有牲畜活了下来,就说明通风好了。”
“了不起啊。”马王宣佩服道。
“其实正如技术报上所言,当生产扩大化后,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被聪明的工匠一一解决。”
张德辉笑道。
“张东家还看技术报?”
“每期都看。”
一行人没有继续深入,看了个大概,就转身往洞口走去。
“像原来最开始采露天煤矿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装备,一把镐头一个箩筐就是所有。”
“采的越深,矿井越大,问题也就越大,多少先民被突发的新事物害死了。”
“正是这些先民的死亡,告诫了后人,后人才有了更多的应对措施。”
张德辉的这段话,令马王宣动容。
此人能成为中华重工的创始人之一,果然还是有眼力的,虽然现在不在中华重工了,自己也不可小觑对方。
煤矿的开采条件和环境,是各类矿中最危险和最难的,所以中华重工不亲自参与。
相当于把风险转嫁给了矿场主,中华重工不愿意承担意外的后果,对中华重工的名声不利。
而同样是矿场的密云铁矿,却牢牢的掌握在中华重工手中。
马王宣来矿场的目的,既要保障矿场的生产,又要提高军籍工人的待遇,还要保持军籍工人的操练。
如何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张德辉话里有话啊。
至少证明了张德辉是看清了一部分事物本质的,犹如当年此人痛快的放弃蒸汽机工厂的股份,也轻易离开了他搭建的中华重工。
许多人因此嘲笑张德辉,认为张德辉捡了芝麻丢西瓜。
要是张德辉还呆在中华重工,加上其在蒸汽机工厂的股份,与现在的地位有云泥之别。
而这些东西,都被张德辉换成了资金,多开了几家矿,虽然是北平最大的一批矿场主,可比起中华重工,又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