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按照时间应是吕夷简权知开封府的时候了,都是当年的不作为,导致重担落在自己肩膀上。
不过倘若真的能处理好这等要案,安定京师民心,自己有更进一步的机会么?
权知开封府和翰林学士是通往两府的最后一级阶梯,堪称宰相的后备役,但陈尧咨很清楚,以他不知变通的脾性和性情,恐怕是进不了两府的。
所以任上饮酒,有时候也带着几分放弃的意思,而此时又萌生了一股野望,只要是当臣子,谁不希望执掌中枢,位列宰执呢?
“陈卿家近日辛劳,坐!”
只是当珠帘后那道视线落了过来,陈尧咨心头一凛,又全力压制住这些杂念,缓缓坐下:“京师命案至今并无进展,老臣愧对太后!”
刘娥道:“此案并非陈卿家任上所发,卿家却能担起重责,令老身敬重!”
陈尧咨赶忙起身:“太后谬赞!”
刘娥道:“然案情汹汹,民情扰伤,此案要尽快破了,缉拿凶手,以正视听,卿家可有人手举荐?”
陈尧咨已经确定对方说的是谁,心想太后真是能忍,刘家声名尽丧的仇总算要报了,自是假装不知:“老臣以为,此案的难处在于当年案卷被烧,致使诸多线索遗漏,想要查案还要将开封府衙失踪的推官袁刚寻回,并非更换几位人手所能办到……”
刘娥道:“寻人亦在查案之列,老身倒是听闻,国子监学子深信解元狄仕林有刑名之能,举荐他破案擒凶,陈卿家以为如何?”
陈尧咨能掌控开封府衙,却管不到国子监,只能道:“国子监对狄解元殷切之意,老臣亦有所耳闻,然他只是一介学子,未有官身,上次刘府之案因与其所著公案话本有关,此案与之毫无关联……”
请访问最新地址
刘娥道:“国朝兴文养士,科举择优取之,重才亦重德,狄仕林是才德兼备之人,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此话本里便有大贤之志,老身深感欣慰!陈卿家何不去问一问他,是否愿意为京师百姓出面,一查究竟呢?”
陈尧咨默然,写部话本格局都拔得那么高,现在被架上去了吧……
不料刘娥又紧接着道:“陈卿家也不妨让狄仕林放心,正如国子监学子所盼,他若真能查清真相,无论此案涉及谁,都可追查到底,天下为公,绝不徇私!”
陈尧咨心头微微一怔,一时间有些摸不准这话背后的态度,但至少执政太后有此言,不是寻常学子能够担下的,事已至此,推拒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