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
仁宗喜爱狄青,强行压着一群宰执的反对,让狄青跳过枢密副使,一步到位成了枢密使,结果成为高官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要反对天子,就把天子宠臣狄青拿出来当靶子。
狄青被群起而攻之,后世网络只说宋朝是重文轻武闹的,固然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风气,肯定有不小的影响因素,文官对于武臣有天然的警惕心理,但那不是主要原因,狄青如果是按照正常的升迁之路,最后一步步走到枢密使的位置,绝不会到那个地步,结果升迁不正,恰好碰上仁宗无后,又总是不立太子,群臣急了,就趁着天灾频频,全部集火到狄青那里。
讲白了,官员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团体,一种是靠着功名和功劳,自己按部就班,晋升上去的,走得很稳,另一种是靠着执政者的赏识,比如官家和太后的看重,破格提拔的,后者也不见得没有真才实学,但地位就很虚。
而狄青本来是战功赫赫,自己凭借功劳晋升,愣是被赵祯破格提拔,从前一种官员沦落到后一种,狄青如果深谙政治规则,他应该请辞,不受枢密使之位,可惜历史上的他显然没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狄进倒也不必请辞,一来今科进士授官只是初定,还未最终公布,二者年轻的赵祯还没执政,狄进又是三元魁首,根红苗正的文官序列,绝大部分宰执都是对事不对人,不允许官家做这种破坏制度的举动,避免以后的天子有了先例,也破格提拔自己喜爱的进士,乱了朝廷法度。
如此种种,狄进就不好明说了,却也解释一番,末了道:“官员升迁,是有严格规制的,一时的随心所欲,幸进出头,只会让未来遍布荆棘,升上去的速度有多快,跌下来的势头也有多狠!”
狄青没有全懂,但也有了不少感触:“我还以为升官越快越好呢,官家都不能给看重的臣子快快升官么……”
狄进笑了笑:“我们都还年轻,不用急于一时,你也要稳一稳,多在禁军里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会的!”狄青原本对于京营禁军没有任何好感,觉得都是一群酒囊饭袋,还对自己恶意满满,现在成了真正的武官,倒也有了改观,如今已经自发聚拢了一批有些能力的武人,只是又轻叹道:“可惜国朝太平,我等无用武之地啊!”
狄进淡淡地道:“往后不要提及这等言语!”
狄青心头一凛,也意识到刚刚自己大嘴巴了,赶忙道:“我不会说了!”
狄进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当今国朝的外部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