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来了这么点人?”
随着狄进登上寨头,杨怀敏畏畏缩缩地探出脑袋,朝着远方看去,很快目露惊愕。
在他看来,辽人吃了这样的亏,不得集结大军,浩浩荡荡地兵临前线,凶神恶煞地对着城头放话,将杀害辽人精骑的凶手交出来。
可现在真正出现的,是一队使者,脚步匆匆,好似生怕别人看到他们来这里,为首的还很熟练,到了寨门处就和守卫打招呼,显然不是第一次来的。
杨怀敏不理解,也不敢问。
狄进主动说出理由,就是简短的四个字:“辽人也怕!”
为什么中原王朝跟其他游牧民族所签订的盟约,基本上都是没过几年就撕毁,双方再度陷入厮杀战乱,唯独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能维持百年,期间虽有波折,但终究保持着和平?
原因很简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宋是穿鞋的,辽也是穿鞋的。
甚至这么说吧,由于契丹贵族数目的稀少,在辽国又处于绝对性的统治地位,可以剥削下面的各族,他们的鞋,穿得比宋人权贵都要厚实些。
所以征讨小的部落,契丹贵族十分乐意彰显武力威风,可后来随着宋辽持续的和平,对于举全国之力南下攻宋的欲望,是真的越来越低,甚至也开始了忌惮与抗拒。
宋朝联合女真部落攻打辽国时,辽国的反应是惊怒的,还派出使臣面见宋徽宗,重申两国盟约,剖析利害关系,让宋朝不要支持女真,放任这个不会顾及和平的野蛮部落壮大。
偏偏不仅是宋徽宗不明白,这百年间,很多宋廷臣子自始至终都不明白这点。
在他们心中,契丹是蛮夷,辽国也不过就是一伙强大的蛮夷,偏偏几次北伐又都失败,还没有山川屏障阻隔铁骑入侵,骨子里自是心怀畏惧,在发现能有将对方灭掉的机会后,当然迫不及待地实施了新的结盟,哪会管什么后患,却没有料到把穿鞋的弄下去,换了一个真正光脚的上来……
北宋如此,明明有了这一次惨痛教训后,南宋依旧联合蒙古,灭了金国,却又是另一番徒叹奈何了。
“迎一迎兄弟之国的使者吧!”
且不说那原来的历史轨迹,狄进负手而立,等到对方完全入寨,才领着杨怀敏,不紧不慢地走了下去。
经略安抚使杜衍没有露面,就狄进和杨怀敏两個人,面对辽人的来使。
“狄经略!”
很快,熟悉的身影到了面前行礼。
果不其然,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