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如今再在她的执政期间,扫灭了边地大患西夏,完成了太宗和真宗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且不说历朝的女性执政者,即便与历朝天子相比,如此功绩都是名列前茅,可为后人反复称颂。
倘若这个时候,刘娥自愿还政给已经成年的官家的话……
那就完美了!
可惜人性的复杂,往往不可能让人做出最为理智的选择,明明这把年纪了,又无亲生子女,谈不上为家族谋划,但就要争一口气,硬是要斗下去。
“即便按照历史上的寿数,太后还有一年多,若是再撑久些,那就有的较量了……”
狄进想到这里,再度摇了摇头。
对于这场还政,看起来是向官家表决心的机会,但他不会参与其中。
首先,镇守河西,于国有大用,只要守住了这片新收复的疆土,宋辽的军力就将在基础上得到逆转。
强大自我,永远比期待敌人犯错,来得堂堂正正。
其次,在执政风格上,他其实和吕夷简很一致,除了达成关键目的外,其他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出头就不出头。
看看吕夷简和夏竦吧,两位同样极有能力的宰执对比。
夏竦这几年忙碌不休,一会儿上陕西,对夏开战,一会儿屯兵河北,坐镇大名府,哪怕凭借着谋算,愣是死中求活,在北伐失败下喘过一口气,但未来也不容乐观。
而吕夷简就稳坐朝堂,对于官家和太后之间,至今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反倒努力调和母子间的关系。
事实上,这老谋深算的家伙很清楚,到了这个地步,根本调和不了,可他就是这么做,从不单纯的相帮一方。
狄进起初都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吕夷简会站在年轻的官家一边,但后来稍作深思,才觉得高明。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太后和皇帝的政权,同样也是母子之争,参与进去,怎么都不会落得好。
别看现在官家急了眼,但以赵祯仁厚的性子,来日等到太后驾崩了,会不会又有另一番感受?现在这个时候替他冲锋陷阵,专门挑太后错处攻击,日后官家想起来,反生恶感怎么办?
所以吕夷简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才是能真正稳坐相位的执政风格。
狄进则更稳,反正他在河西镇守,又将一众同科和好友带来,京师里面则有方便查案的包拯和公孙策盯着,可谓面面俱到。
将宋辽朝堂的情报看完,他又开始阅览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