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连人带马掀翻在地,在他们的身体上留下一个巨大的凹形创伤。但这种伤势甚至比洞穿伤还要致命也更有效。巨矛之间的缝隙狭小,小到没有一名骑士可以从中间的缝隙冲过去而不受巨矛的冲击。所以几乎是一整排的吐蕃骑兵被巨矛所档,翻滚的落在壕沟之中。
**士兵迅速伸出长枪,对着壕沟中一片乱刺,连人带马将他们结果掉。然后,下一波吐蕃骑兵也汹涌而至。他们的命运和之前的吐蕃骑兵一样,在撞上了巨矛之后翻落壕沟之中,被**乱抢捅死。
这种打仗杀敌的办法简直有些太过轻松,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特别是哥舒翰和李光弼,觉得这一切出乎了他们的想象。自己领军时同吐蕃兵马作战却不是这种感觉,而到了王源面前,这一切变得如此容易而且顺理成章。
吐蕃人没有变弱,他们的冲锋凶狠而激烈,但是在拒马的拦阻下他们不得不接受**箭雨的十几轮的洗礼,所以还没摸到**的大营便死了上万,这一点也不稀奇。面对巨矛阵,吐蕃人只能接受被掀翻下马被屠杀的命运,这也不奇怪。看似不真实,但这些事的发生却又都是顺理成章的。那么这一切只能归结于事前的谋划和准备了。
而聪明如李光弼也从一个小小的细节看出了王源对这场战斗的考虑之细。巨矛之墙外围的那道壕沟,挖掘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并无必要。在这样的坚硬干燥的地面上挖掘壕沟,想作为防御工事的一部分,那是不可能的。不仅没法子挖深挖宽,甚至连水都引不过来。想在营寨外围形成一个类似护城河一样的防线简直是痴心妄想。
李光弼和哥舒翰也私底下讨论过,都觉的此举毫无必要,纯粹浪费人力。但他们不好说出这些话来,只是心中腹诽嘴上只字未提。事实上壕沟挖好之后,因为坚硬的地面只挖了不到丈许宽,深不及四五尺,这是个战马一跃便可越过,人掉下去很快就能爬上来的小浅沟。当时哥舒翰和李光弼便相对而笑,笑而不语。
然而,到了现在,李光弼终于发现这道壕沟的妙用了,也真正对王源的精心谋划精细到每一个细节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壕沟名义上是一道工事,但其实却是巨矛之前的一道让吐蕃兵马的尸体落入其中的埋尸深坑。一场惨烈的大战,双方的伤亡人数要是很多的话,便不得不考虑到战场上这些尸体的影响。死亡士兵和战马的尸体堆积,其实是战场上影响攻守双方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眼下的这种战斗中,巨矛之前如果没有一道壕沟,那么战马和敌兵的尸体便会堆积,数轮之后,这便成了一道人肉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