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欣《投名状》、魏德胜《海角七号》。
四大热门全部集齐。
而最后的最佳影片同样是这四部影片再加一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获得第四十五届最佳导演的是……”
一天前。
评审现场。
“我认为张艾佳比魏德胜更值得进入候选,魏德胜才华没问题,但欠缺导演掌控影片完整性的能力,相较而言,《一个好爸爸》以喜剧处理香江已经拍烂的黑社会,更具创意与新意。”
有人为张艾佳鸣不平。
但马上有人接过话道:“我们要尊重前面的评审结果,入围名单已经公布,再计较这些已经没有意义,而且,我们都很清楚,最终的奖项归属,只会在《色戒》跟《那些年》中产生。”
“我不认可,我觉得《投名状》更能打动我,它很完整,还有人文关怀,谈的是背叛,在戏剧的转折、人性的刻画和兄弟间的尔虞我诈上,都做到了极致。”
“可它剧情没有做到圆润,庞青云为什么不跟兄弟解释清楚,影片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背叛而背叛,为了人性而人性,这让它落入下乘,相比之下,《色戒》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刻画显然更圆润,更具有艺术性。”
“我也投《色戒》,《那些年》并不具有足够的艺术性。”
“我不这样认为,什么是艺术?这个并没有明确界定,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些年》显然比《色戒》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能把这么平凡真实的内容拍得如此具有新意,这本身就已经极具艺术价值,加上它的开创性……我不认为《色戒》能跟它比,《色戒》讨论的东西,在其他影片也能找到,只能算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拿奖的众多影片之一,但《那些年》却是唯一。”
“《那些年》确实在青春片中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把青春片做到了极致,但它吃亏也吃亏在题材上,青春片,光是在题材上就已经落后《色戒》太多太多。”
“我觉得没什么好争的,按惯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部电影一部拿一个,我们只需要讨论谁拿最佳影片,谁拿最佳导演就好。”
“我不同意,我觉得《色戒》值得把两个大奖都收入囊中。”
“我也不同意搞这种平均主义,明天会有很多外媒到场,这是我们在全世界面前打响金马奖的机会,不应该为这种平均主义规则所束缚。”
“我也认为应该以公平公正为前提进行评奖,《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