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再做定夺不迟。”
见苏曜点头,贾诩缓缓道:
“想来名相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故事君侯应该知道。”
“但不知君侯可知管仲初时乃是齐桓公死敌之臣呢?”
“哦?还有此事?”苏曜挑了挑眉。
别说,这还真是他的知识盲区了。
“没错。”
贾诩点头道:
“当时的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时年两位公子的兄弟,齐襄公过世,两位公子紧急赴京争位。”
“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便半路设伏,亲自射杀未来的齐桓公——公子小白。”
“那一箭当真是凶险万分,直接命中了齐桓公的带钩,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齐桓公被逼的装死方才躲过了管仲的袭杀,最终惊险上位。”
“然桓公日后不念旧恶,始终以国士之礼待管仲,终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
“此非因桓公不知仇恨,实乃其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理。”
“管仲与齐桓公如此,商鞅与秦孝公亦然。”
见苏曜没有打断他,而是凝神倾听,贾诩缓缓站起身,继续说:
“商君初入秦时,以严苛之法变革旧制,得罪权贵无数。”
“然秦孝公不以人言废法,力排众议,终使秦国崛起于列强之中,奠定基业,方有后世始皇鲸吞天下之霸业。”
说完,贾诩深深鞠躬道:
“贾某不才,自知远不如管仲与商君之才。”
“如今君侯高举义旗,欲成大事者当有海纳百川之志。”
“某今诚心归顺,愿以性命担保,从今往后,定当竭诚辅佐,肝脑涂地,以报君侯知遇之恩。”
言罢,贾诩解下佩刀,将其双手奉上:
“若君侯还有疑虑的话,便请将某的头颅斩下吧。”
就这时,一旁的赵云轻咳一声,站出来说道:
“苏君侯,我观贾校尉言辞恳切,不似作伪。”
“其虽有过往之嫌,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能真心悔改,咱们又何尝不能给予机会?”
“接纳这些人,也是向天下人表示君侯的大度。”
“连他这种曾经让咱们吃亏的人君侯都能容下,其他董卓军的将士们就更能放心归降了。”
赵云的话,无疑为苏曜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