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刘辩于云台殿中处理公务。
在平尚书事再度上任后,刘辩的政务压力再度轻松了许多。
而且,这一回刘辩并没有像以前和平尚书事们同殿办公,而是在云台殿之侧专门寻了一个偏殿,作为平尚书事的办公地点。
这样,刘辩在云台殿中也能自在些,想摸鱼也随时可以摸鱼。
看了几份奏书,刘辩忽然瞧见黄门侍郎张旭代其弟张猛请罪的奏书。
他这时才想起张旭和其兄张芝都是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之子,两人都以草书闻名,尤其是已经去世的张芝。
“臣旭拜见陛下!”在刘辩的一声令下,张旭很快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免礼……朕听闻文舒在草书上颇有进益?”刘辩倒不是想学草书,只是草书让他联想到了简体字,亦或者说是俗体字。
张旭原本是为了替张猛请罪而来,不想刘辩根本没提此事,他很快答道:“回陛下,臣的确有此爱好,在同好之间有些薄名。”
“朕常年观看奏书,见有些字体繁复,不易书写。卿或可试着借用草书之法,改一些俗体以代之。”刘辩直接说明了他的要求。
“唯!”
“卿自去。”
“臣告退。”张旭老老实实地接了任务离开了。
严格来说,目前广泛使用的隶书相较于小篆,本就是俗体字,甚至其在创立之初就是小篆的隶属字体,用以佐助篆所不逮。
等到前汉时,隶书就已经后来居上,取代了小篆。到了如今,隶书大行其道,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隶书比小篆更利于书写。
刘辩虽然对草书没有深入研究,但也是大略知道草书看着草,实则在字体的省略上都是有规律可言的。
此外,简化后的俗体字对于降低教育难度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只是俗体字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刘辩想要试一试上行下效,目前他觉得很有可行性。
这些只是刘辩如今生活中的小插曲。
当晚,刘辩接到何太后的酒宴邀请。
席间,何太后提起了一桩旧事……当初刘辩带着蔡琰几人出巡冀州的时候,何太后留在雒阳临朝,当时刘辩给何太后画了一张大饼,即下一回刘辩出巡就去南阳,到时候就把皇后蔡琰留在雒阳。
何太后情绪低落地说道:“昔日你去河间国,我未曾多说什么,之前你又去开封县,因孤身而去,我亦未多说什么……只是……皇帝打算什么时候幸南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