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国库不能出全部,也可以给予补贴,协助百姓获取石磨。
而且,这一年算是一个丰收年,即便考虑到修建运河的支出,国库应该也是有盈余的。
枣祗听后,当即应命。
作为劝农校尉,这些年他走南闯北,下面也聚集了一群活跃在乡里之间的干吏。这些对于旁人来说的难事对他来说并不算难,遑论他本就对此事有所关注。
见枣祗之余,刘辩又见了小麦良种的培育者,屯田校尉李业。
在接见的最后,刘辩拍板将二人拜为关内侯。
也就是如今李业的麦种还缺乏时间的验证,不然妥妥的封侯之功。
至于枣祗,哪怕说水稻秧苗移栽技术是受刘辩的提点,但在其研究农业的过程中,极大的加速了本就在发展过程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四个字,看起来也很简单,但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从耕种的时节、种子和农具的选择,再到播种的方式、引水灌溉的时机,还有什么时候下地除虫除草,都是需要一步步试验总结出来。
在刘辩看来,待到将来,列侯亦可期也。
虽然枣祗和李业都不是因为军功而封关内侯的,但无论是此前马钧的列侯还是此次,都几乎没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两者的作用绝对不逊于军功。
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之后,刘辩回到了皇宫之中。
他准备先去西宫拜见何太后,自从南阳一行之后,何太后整個人较以前都开朗了不少。刘辩到达宫室前时,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笑声,有妇人的,还有孩童的。
刘辩入内,只见他的两儿一女正轮番骑在一个木狗身上,玩的正高兴,而木狗设计精巧,竟然还能移动。
而在场陪着何太后的,除了刘辩的妃嫔之外,还有另一个刘辩有过数面之缘的人——黄月英。
对于黄月英,刘辩的态度有几分复杂,毕竟“抢”了人家的丈夫。
见礼之后,刘辩简单跟后宫中人说了一些耕田的经过的趣事——譬如身体一直不太好的董司徒并不服老,自诩年少时也有过耕田的经验,结果反而弄坏了耧车,好不尴尬。
好在后来董司徒总算找回了曾经的手感,也找回了丢掉的颜面——起码他耕种起来比以袁术为代表的几乎没有碰过农具的官吏强了不知多少。
当然啦,因为袁歆的缘故,刘辩并没有提起袁术的表现。
在场的氛围并没有因为刘辩的到来而冷却,只有黄月英,在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