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那么改土归流成功,官员们有开疆拓土的功劳。蛮夷如果反抗,那就调兵镇压,有平定叛乱之功。
明年就会激起绵州夷(绵阳)造反,可惜四川厢军实在太烂,官员想要立功却搞不定。
历史上,苏元老听说此事,又给四川官员写信,并给出详细的平乱方案。四川官员不听,最终请朝廷出面,派来一位得力将领,居然采用跟苏元老一模一样的方法,很快就把叛乱给镇压下去。
事毕,皆大欢喜,人人有功。
因为在平乱之后,真就改土归流了。
四川官员受此刺激,对待蛮夷愈发严苛,恨不得把蛮夷全部逼反,然后再平叛立功升迁。
至于百姓因战事而负担沉重,这不在官员们的考虑范围内。
写完信,苏元老搁笔问道:“太守可住进宾馆了?”
亲随说道:“住在城外驿馆,相公还是出城迎接吧,莫要背了冷落上官的罪名。”
苏元老整理衣襟离开后宅,到得县衙大堂,发现属官和胥吏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他带队一起出城。
“走吧。”苏元老云淡风轻。
苏元老属于选择性躺平,把正经工作搞好,然后啥事儿都不管——这辈子已无所谓了,想要升迁极为困难。
他从小就父母双亡,过继给苏辙做孙子。
少年成名,蹉跎至今。
梁师成自称苏轼的私生子,求取苏元老的文章,无非是想把关系坐实。苏元老表示拒绝,就此得罪这位大太监。
来到驿馆外苏元老喊道:“石泉县令苏元老,携本县官吏迎接太守!”
喊了两声,朱铭踏出房门,官吏纷纷作揖问候。
苏元老说:“请太守入城。”
朱铭赴任之前,就打听过金州的情况,笑着说:“久仰苏县令大名,今日一见,风采照人,不愧为名门之后。”
苏元老拱手道:“在下也久仰太守大名。”
对于一个半躺平的人而言,基本礼数到了即可,他才不会巴结逢迎上官。
更何况,自己快四十岁了,还只是区区县令。而朱铭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知州。苏元老心里能平衡吗?简直越想越气。
众人簇拥着朱铭进城,沿途鸣锣开道,引来百姓上街观看。
到了宾馆门口,苏元老说:“饭食已经备好,本县贫瘠,就不设宴款待太守了。”
石泉县却是挺穷的,这也算个正当理由。
苏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