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起大事中,旸、楚、秦、荆、牧,是如何达成合作,《史刀凿海》并未有明确的汇总描述,略过了过程,而专注于此事的结果和影响。但在各国分卷的史书里,可以找到拼图的一角。有心之人,能见全貌。
不得不说,司马衡能把后面景钦帝这段写出来,什么面白如纸,什么深夜哭庙……也是真有本事。
能知道这些,能找出证据来确认,是一种本事。
敢写出来,写得这么详细,又是一种本事。
合该他能得享大名,以这部《史刀凿海》超越历史上所有的史家先贤,成为史家第一人,
那时候代表东域出头的,尚是旸国天子。当然后来的一切,都被齐国所接手。而齐国接手的过程,自然也不是风平浪静,你好我好。故旸的那些份额,都是今日之齐天子,带着齐国文武,一点一点重新抢回东域的。
这是后话,且不去提。
自那一次“五国天子会天京”之后,万妖之门的控制权,就由景国一家独掌,变成了六强共治。天下六强,谁也不能单独开门关门。必须要至少三个霸国同意,才能就万妖之门的状态做出改变。
万妖之门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开辟了五座副门,分别被五大霸国置于本国境内。
从那以后,另外五个大国的军队,也可以从自家国境直接开进万妖之门里,而不必非要聚于中域,走在景国的眼皮底下,任景国检阅,担心景国什么时候翻脸。
那一届黄河之会的规则,也一直延续至今。此后以黄河之会的成绩,来分割万妖之门后的利益,就成了惯例。
齐国的万妖之门副门,开在淄河源头。
淄河的淄,是临淄的淄。
由此可见这条河流的重要性。
不过它在齐国似乎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不像渭水之于秦国那样人尽熟知。
那是因为它从来不对普通百姓开放,从来禁止渔民捕捞,甚至于主河道都轻易不许人们靠近,极远处就设关立障,有些地方更是直接以阵法遮掩。
淄河重要而神秘。
人们对它的感受和亲近,更多是通过它那蔓延齐境的支流。譬如位于贝郡的探珠河。
淄河是罕见的独立于长河水系之外的大河,自身即成水系,东行入海,气势磅礴。
事实上齐国水师若要大部队出海,并不会通过临海郡的码头,而是直接走淄河的入海口。只是它作为军事要地,不对民间开放。
姜望从月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