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起身。
由刘协上书称颂,那就是表示刘协没有那种心思,让朝野看到皇家团结,消除朝野的一块心病。
最重要的,这是取悦宫里陛下的好手段!
荀攸等人目送着二位大人物的离开,转头继续讨论。
荀攸沉吟着,道:“改元的话,我们先拟定几个,由陛下决定改或者不改。”
众人点头,何颙道:“大赦,我觉得不必了,已经赦了三次,再赦也无意义。”
李儒见几人抱团,微笑不语。
这时,一个中黄门进来,端着一堆奏本,道:“诸位尚书,这是今天的奏本。”
荀攸伸手接过,分给其他人,随手也打开一本。
看了几本,他就不由抬头,其他人几乎也一样,对视之下,面面相窥,而后沉色拧眉。
这些奏本,来自全国各地,全部是弹劾卢植,董卓,曹操等人,总共有十多本。
李儒扫了几人一眼,拿着几道奏本,故作思忖。
荀攸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与众人道:“送入景福殿?”
其他人也都点头,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
如果是以前,肯定会朝野沸腾,卢植最低是罢官,董卓,曹操必然入狱。
但是在现在,得看宫里的意思。
何颙这时看向荀攸,道:“豫州的事情你听说了?”
荀攸给了他一个眼神,道:“听说了。”
何颙接收到,立即转移话题道:“我打算待会儿去见唐公,一同前去?”
‘唐公’,是朝臣对唐瑁的一种尊称,毕竟这位是刘辩的老丈人,而且是司隶校尉,眼看着就要步入尚书台了。
荀攸想着司隶的改革陷入停顿,道:“好,等宫里的旨意。”
他们还需要等待宫里的封赏诏书,而后是晚上的群臣大宴。
李儒见着‘颍川党’已然沆瀣一气,脸上从容微笑,心里暗自道:难怪王公对这些人深为警惕,如此抱团结党,阻断政通,谁人能放心?
宫里。
经过杨彪,王允的劝说,刘协写了一道恭贺的奏疏,而后与两人一同前往景福殿。
刘辩昨天累的够呛,醒的却很早,但又不想起床,半躺在床上,一边用扇子扇风,一边看着曹操的奏本。
唐姬穿着单衣,跪坐在刘辩边上,手里是一碗羹汤,拿着勺子在轻轻搅动。
“这是将功补过?”
刘辩自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