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的头头脑脑们,当年都是从戴尔出来的,或者是学习、模仿戴尔的商业模式。
这份人情和关系还依然存在。
所谓的戴尔模式,说白了,就是如今全球最流行的组装厂模式。
当年的科技制造业,那也是高科技的门槛。
各大科技巨头,旗下都拥有自家的制造厂,最典型的就是曾经的电脑巨头惠普和IBM,包括乔布斯的苹果。
戴尔怎么才能从这些科技巨头里冲杀出来?
技术不足。
资金不足。
人才也不足。
似乎样样都比不过。
这时候,戴尔先生就想出了一个很神奇的商业模式——组装。
不去搞研发了,没技术、没人才、没资金,根本搞不起。
戴尔直接从各大厂商那里去采购零部件,然后拿到代工厂去组装起来。
戴尔只负责设计环节,去做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看看现在的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款式,然后就赶紧设计、赶紧推出。
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价格也降下来了。
当年的一台电脑,动则就是几万美元,戴尔的电脑几千美元,一下就打开了市场,成为了硅谷里的一颗冉冉新星。
影响力空前。
后来的科技巨头们,也都纷纷学起了戴尔模式,包括乔布斯重回苹果,其实也是在学习戴尔的思路,轻量化地运营,把苹果旗下的十几家工厂全部砍掉,然后安排库克来中国布局供应链和代工厂。
日本的科技巨头们衰落,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衰落……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戴尔模式”没有学好,都过于关注科研了,挨家挨户都投入巨资去研究芯片,都在做各种科研项目,战略方向完全走错了。
“戴尔模式”的商家们则是全球化地去采购最物美价廉的零配件去组装起来,乔布斯就是这样地脱颖而出,推出了iPod和iPhone,帮助重新站上了巅峰,其实没啥科技创新,玩的就是设计创新、组装代工的思路,走的就是戴尔的路线。
国内的科技产业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迅速崛起,其实也是认准了方向,踏踏实实地走上了“戴尔模式”,而不是日系、欧系的那种“科研才是科技”的发展思路。
戴尔现在是不太行了,可是门徒太多,是硅谷的一家有着历史招牌的公司。
去戴尔身上吸血,周不器可干不出来这种事,摇摇头,“我手里的资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