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情况,到天亮恐怕也难以辩出来。”
“三娘觉得,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台谏官,无须顺从别人。”
“如果有犹豫不决者,不如问自己一句:若你们去做台谏官,最愿成为谁?你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定然是你最想成为的那个人,他就是你心中的最佳台谏官!”
此话一出。
瓦子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心中很快便有了答案。
有的人莞尔一笑,心中自然是浮现了自己一直支持的那个人。
有的人面带惊诧,显然是内心浮现之人与自己开口支持的人选不符。
这时。
人群中的一名书生道:“不对啊!我明明支持的是唐子方,脑海中浮现的为何会是苏景明?”
其话音刚落,他旁边的书生便笑着道:“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苏景明。”
此话一出。
很多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人倾佩包拯,有人倾佩唐介,有人倾佩蔡襄,但这些人大多都想成为苏良。
苏良年轻,帅气,是官家的宠臣、当下的隐相,未来的宰执,一众台谏官身上的光环都没有苏良身上的光环多。
吕三娘见书生士子们的心中都有了答案,捋了捋耳边的鬓发,笑着道:“诸位,此次煮酒论台谏活动圆满结束,诸位慢走!”
……
翌日一大早。
汴京城售卖小报的摊贩便在街头叫卖起来。
毫无疑问,州西瓦子抢占了上元佳节夜的最大热点。
“上元佳节夜,煮酒论台谏。”
“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台谏官,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苏景明。”
“台谏兴则国兴,国兴则万民兴。”
……
大量涉及台谏官的信息在民间街头传开,甚至引发了更多人的讨论。
与此同时。
诸多民间小报也涌入了汴京城的各个衙门中。
官员们见民间百姓将台谏官夸成了一朵花,都甚是羡慕。
当下的台谏,确实配得上这样的称赞。
垂拱殿内。
赵祯翻看着那些民间小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此番论辩,乃是他特意让张茂则开展的,而今的“民意”非常契合赵祯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
正月十八日,清晨,大庆殿内。
百官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