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
三司使王尧臣便将商人上官羽的《汴京二十四街营造总略草案》呈递到了中书和禁中,并申请廷议。
与此同时。
苏良、包拯、王安石三人也纷纷呈递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近午时。
苏良得到消息,官家与中书同意了王尧臣的廷议申请,并定在午后于垂拱殿讨论此事。
……
午后,垂拱殿内。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官苏良、范镇、知开封府包拯等十余名官员聚坐在一起。
赵祯开门见山地说道:“汴京二十四街营造之事,城内传的沸沸扬扬,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的意见,朕都听了一些。”
“此事的关键不在是谁所提,也不在朝廷能多收多少商税,而在于我们要将汴京城变成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众臣齐齐抬头。
赵祯一句话便道中了重点。
重建汴京二十四街,意味着求富求贵。
一旦实施此策,开了这个口子,便意味着朝廷要将汴京城打造成天下无与伦比的富贵之城。
若不执行此策。
则如包拯、苏良、王安石的想法,汴京城不应是富人之城而应是天下百姓之城。
“众卿都讲一讲吧,此事今日务必要说个明白。”赵祯说道。
首相文彦博率先出列。
“臣以为,此策可行。我朝即将步入盛世,盛世之朝可参考大唐长安,长安之盛非当下汴京可比焉。”
“改造汴京,乃是为彰显我大国气象,至于使得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百姓只得出逃汴京,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白乐天还曾言‘长安城,居大不易’呢!”
三司使王尧臣紧跟着补充道:“臣附议。苏中丞、包学士所提的要保留汴京城的烟火气儿,不过是习惯了当下现状而已,以后的汴京城将会是另外一种烟火气,此烟火气儿未必不如当下。”
这时,欧阳修站了出来。
“非也。拿我大宋汴京与唐之长安相比,目光未必显得短浅一些。唐之长安虽盛,但阶级差距更大,穷苦百姓更难出头,言路也比不上咱们当下宽广。”
“我大宋汴京若想成为盛世之下的天下第一城,我以为应是包容一切,而不是举一国之力养一城。”
“别国来访我大宋之时,不是感觉到只有来到汴京才算来到了大宋,而是来到了汴京,能看到我大宋所有州府的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