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的新能源部主管丁思博是个极有能力、办事也雷厉风行的管理型科研人才,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研究中心仅正式启用不到两个月,就已建立起了小型的实验环境,包括由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人工潮汐模拟发电等多种发电系统组成的供电网络。
虽说此前已采购好了实验设备,但能这么快完成从设计、施工、布线到调试的全过程,也算是极速了——正常类似的工程起码要半年左右。
多极供电网络建成后,也临时采用了一套市场上的主流电力管理系统进行电力平衡管理,但效果并不佳,单独的光伏供电管理、风电管理、潮汐电管理都还可以,平均供电的损耗率在两成左右,也就是供电设备创造出来的电能,有80%能转化为最终可供使用的较稳定电能。
但一旦两种甚至更多种供电设备混合,这套电力管理系统的效率就明显下降,只能勉强能达到五成左右,事实上市面上所有宣称电力管理系统的多极供电管理效率能达到90%以上的,都是增加了高性能大容量的储能设备,并加以火电等非清洁电源作为辅助缓冲,成本极高,较之常规的火电起码贵出两到三倍,很难具备实际推广意义。
直到这时,新能源部的众人才深刻地意识到为什么秦克一定要亲自带队攻关“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的开发难题,如果没有高效的“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那会造成清洁电能的极大浪费,成本也会直线上升,使得“新能源海水淡化净化一体方案”在最开始的阶段就不占任何的成本优势,甚至还会因为清洁能源的前期投入大而成本更高,失去市场竞争力。
所以丁思博非常支持这个开发团队的工作,在“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刚刚开发到一半左右,很多功能还不完善时,便毅然地将二分之一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人工潮汐模拟发电设备,交给这个“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来管理,为的就是尽可能地提供第一手的测试数据,不断促进这个系统的优化完善。
接到沈胜贤的电话时,丁思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已经有了正式版?中午吃饭时你们不是说才刚刚开发出功能相对齐全的测试版吗?”
“是秦院士亲自出手,将测试版升级为了正式版,还说可以直接使用了。我们觉得旧的测试数据已失去了意义,就想升级目前在用的v0.78版本,直接用这个v1.0版本的‘青柠宝儿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
“青柠宝儿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这个名字……”丁思博觉得实在有点幼稚,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