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国这三年来科研与教育事业都欣欣向荣,一年的发展抵得上其他发达国家十年的发展,确实也不需要秦克这样的学术科研精神偶像再投身到繁忙又紧张的一线研究工作中,象这样享受生活的同时专注于学术理论,不时以“惊世成就”来刷刷存在感,巩固巅峰“神格”,反倒是最合适的。
所以老人换了个话题:“现在能源科学研究院那边,对‘祝融之光’的技术掌握程度如何了?”
“基本上已完全掌握了,目前小型快堆已完成商业化的测试,很快可以应用到包括社区发电站、航空母舰、宇宙探测器上。”中年男子感叹:
“不得不说,秦克院士在这方面确实很有信誉,他建立起来的‘技术互利互补交换平台’,让我们很完整地拿到了夏国交换过来‘祝融之光’全部资料,虽然我们也支付相当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作为回报,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笔技术交换很划算。凭我们国家领先全球的制造力与生产能力,不出五年,我们就能占领供能市场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
老人沉吟道:“夏国那边在能源方向有什么最新的动向?”
“没什么大的变化,除了也在发力‘祝融之光’的小型快堆核电站外,他们依然靠着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提供大笔大笔的经费,以获取较新的核聚变技术,但说实话,核聚变的未解难题太多,在五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技术突破。我们凭借着不断优化‘祝融之光’的快堆技术,将能在这五十年内保持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夏国虽然也拥有完整的‘祝融之光’技术,但在制造力与创新能力方面都不及我们,顶多只能勉强跟在我们和欧洲的后面,抢占世界第三的位置……”
中年男子肯定而有力的回答总算让老人拧紧的眉头稍稍放松下来:
“不能大意,夏国的潜力很大,尤其是‘祝融之光’技术原本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我们目前也仅仅依靠长期的科技优势资源取得了一定的反超,绝称不上高枕无忧,在对‘祝融之光’的技术优化上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还有,想方设法盯紧夏国的秦克和宁青筠的科研动向,并做好万一他们加入或者组建夏国的重大科研团队的风险应对。”
“是,您放心!”
……
就在这场对话进行之时,秦克与宁青筠确实正在远州,进行着愉快的周末家庭郊游活动。
这次家庭郊游的规模“庞大”,不但宁家这边的爷爷宁景光、奶奶楚觅梅有参与,岳父宁宗训、岳母纪秀玉也跟着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