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嵩微微一震,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使他喘不过来气。
良久,他汗颜道:“老夫枉活了这么多年,如此通透之理,竟然现在才有所顿悟,足下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兴废治乱,唯有仁政,如此,方可为治下百姓带来太平。”
苏毅微微颔首,半带轻笑道:“先生明白就好!如此,我这一趟也算没有白跑。”
接着,苏毅顿了顿,继续说道:
“先生乃是高义之士,在下之前一番言语,也是事急从权,还望先生见谅。”
“老夫这把年岁,又岂能不知。”韩嵩笑了笑,沉吟片刻,忽然开口说道:“不过,若说仁义,当今天下,刘皇叔可谓是第一人。”
“这可真是巧了!”苏毅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缓缓说道:“在下正是刘皇叔帐下一谋士。”
“竟是如此?”
韩嵩显得有些诧异。
“刘皇叔素来仁义,天下皆知,多年来,他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屡败屡战,不改其志,这份顽强的精神,令世人动容。”苏毅不由叹道。
刘备的这份执着与拼搏,是最打动苏毅的地方。
但凡能有这等顽强毅力的人,最终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这其中有许多东西,还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
“难道阁下此番,是带着刘皇叔的使命而来?”韩嵩目视苏毅,问道。
“实不相瞒,曹操举数十万大军南征,刘琮不战而降,刘皇叔兵少将寡,两方势力悬殊,故不能敌,只得引军向南撤离。荆州百姓感皇叔恩德,拖家带口也要跟着一块南行,也正因此,刘皇叔携民而走,每日只能行十数里,在当阳长坂,被曹操铁骑追上,一番激战之后,我与刘皇叔失散,这才来到江陵。”
苏毅不打算瞒着韩嵩,一股脑把真实的情况讲了出来。
“原来如此。”韩嵩微微颔首,接着问道:“可江陵由刘先、邓义两人掌控,他二人若见曹操大军降临,必定会献城投降,足下来到江陵,岂不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
“德高先生此言差矣,刘先、邓义二人,智略不足,又无像先生这般大才辅佐,所以,我打算棋行险招,这就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苏毅驱步走到韩嵩身旁,附耳低言道:“就是不知,先生可愿助我,为兴复汉室献上一臂之力?”
“既食汉禄,便为汉臣,老夫虽不才,却也愿意助刘皇叔,助阁下,共襄大汉江山复兴大业!”韩嵩的眼中尽是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