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几乎五百米有余。
让人一眼望不到头。
金马河与锦江河流的夹角,坐落着一栋高约五米的亭台。
江风扑面而来,带来丝丝凉意。
不少潜水员都从船舱里走了出来,目睹着眼前的风景,神色颇有些震撼。
“这就是江口镇!”
“水流这么湍急,河床下真的有文物存在吗?”
几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道。
几分钟后,三只工作艇纷纷靠在了岸边,停泊完成后,众人纷纷下船。
“各位,穿戴好装备,互相检查,咱们准备下水了!”
杨小波站在河岸边,大声嘱咐道。
说完他把手里的文件一一派发下去,给潜水员们划分任务。
叶知秋则当起了甩手掌柜,踩着岸边的鹅卵石,到处勘察地形。
江口镇水域太广,仅凭十几名潜水员,就算在水下工作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挖的完。
而且越往江中心走,水流就越快,不但增加了水下作业的难度,还会造成不小的风险。
必须将位置定的更加仔细,从而集中人手在固定位置开挖。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同样不容易,需要各种高科技设备共同协作,扫描河床下的地形分布,找出所有存在异常的地区。
其他小组曾经借用的多数波声呐乃至电磁探测甚至无人机都需要派上用场。
最后再用三维建模还原整个河床状况。
思考间,潜水员一个个都已经穿戴好装备,共同讨论划分了工作区域。
叶知秋是在江口镇东岸找到的银簪,所以今天的探查范围也集中在东岸周围。
这并不意味着西岸没有文物分布,实在是人手不够的妥协之举。
“叶先生,我们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正在准备第一次下水作业,为期三十分钟!”
杨小波穿上了一身黑色的潜水服,唯独面罩还没有系上。
“好的,大家一切以安全为准,一旦身体不舒服就上岸休息,不要勉强!”叶知秋关心的叮嘱道。
潜水员对一名考古小组来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学术上的事情,由各位教授、学者来搞定。
但落实到具体工作,还是需要潜水员一次次下水探查。
一旦人数不够,进度必然会被拖慢。
河岸边包括杨小波在内的十一名潜水员已经准备就绪,一步步朝深水区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