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堂形似宫殿,高峻阔朗。但自古宫殿皆无窗,只有门户众多。此堂却是门少窗多,而且窗户宽大,故而总觉奇怪。”
徐庶这才恍然,原来自己还是吃了家里穷的亏,一直没机会去雒阳看看皇宫内部长什么样的,所以明明觉得别扭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这个时代连建筑画册都没有,没亲眼看到过的东西,哪怕你读书再多,也难以理解。
徐庶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短浅后,感慨求问:“敢问先生,不知此堂作甚用途?为何如此形制?”
诸葛亮轻挥羽扇,淡然笑道:“此处当效仿雒阳兰台,将来作为藏书馆,供来武昌求学的四方学子阅览抄录,车骑将军说了,第一期至少准备藏书万卷。常用之书可重复多备。
书卷多的地方,还都是木架存储,所以需要避免火烛。又要防止光线昏暗,所以特地以石为柱、增加层高、多设大窗,通风采光,便于士子阅读。将来结顶之时,顶上还会有多道大天窗,纵贯全堂南北。”
诸葛亮解释了一半,又用羽扇指地,示意徐庶石韬等人注意脚下。众人这才看到,地上还用石灰画了白线。诸葛亮便指着白线解释:
“之所以将这学宫选址在梁子湖畔,就是为了防火。这些藏书馆建成后,周遭会深挖围堑,引入长江流向梁子湖的活水,其上再架桥。如此纵然有一间藏书阁失火,周遭有活水壕沟阻断,也不至蔓延至其余。
所有这些规划,也是当初我与家兄分别前,在合肥就商讨好的,等我到了武昌这边,就依计而行。”
诸葛亮最后半句话,倒是没有居功,明明白白把这些规划的功劳说清楚,是出于诸葛瑾所想。
诸葛瑾毕竟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很多常识性的优化,对他而言只是聊天的时候随口提到,对古人却能有莫大的启发。
比如造个图书馆怎么设计防火比较好、还能兼顾景观。当时他随口一句话,诸葛亮就觉得很精辟,赶紧记下来。
诸葛瑾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种小事儿没必要让阿亮再锻炼一次脑子,“重复造车轮”不可取,直接报答案就对了,想到一点是一点。阿亮的脑子应该花在更有难度的事情上。
而参观众人看到这些细节,却顿时感受到,刘备对于文教的重视,远非其他诸侯可比。
造个图书馆,还能想到分散风险、引水环绕以防火,这是用了心的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伏波将军也确实是天下奇才,无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