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鲁肃见他如此有信心,也怕他过于轻敌,委婉提醒道:“曹贼虽然多疑、不敢妄动。但他就算现在不动兵,也会竭尽所能打探幽州东部各地消息,一旦被他看出破绽,还是有可能动手的。
我军对辽东下手之日,自当竭尽全力封锁消息,但海路能仰仗公瑾巡查封杀,陆路又该如何?曹贼定会不择手段,通过草原胡人了解辽东近况。到时候能瞒一个月,未必瞒得住三五个月。对于未来可能被夹击的情况,不可不防呐。”
诸葛瑾对此却是早有准备:“这点子敬不必担心,我此番北上,正是为此——曹操要联络公孙度,所仰仗者何人?无非是高句骊,或是辽东鲜卑、抑或是扶余王。
嗯,其实扶余王也不太可能,扶余人在公孙度的更东北边,以渔猎维生,论游牧远远不如高句骊、鲜卑。
反正不管曹操要仰仗谁报信,他们都必须往西经过三郡乌桓之地。若是我们能把三郡北部的乌桓,以及少数鲜卑,团结笼络起来,让他们站在我们一边,截杀曹贼的使者,让辽东鲜卑和代北胡人之间的联络被隔断,曹操还如何及时打探到消息?”
诸葛瑾的想法很简单,大草原是连成一片不假,但草原从东到西也是有明显的势力范围分布的。
东汉末年,幽州北部归化最明显的胡人,就是“三郡乌桓”,当年刘虞笼络汉化、为朝廷当雇佣兵的,也主要是这群人。
所谓三郡,是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乌桓”也就是这三个郡以北、长城外草原上那些乌桓人。他们跟其他胡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只要东汉朝廷拿得出钱,他们就乖乖当兵,只有朝廷发不出工资了,他们就开始抢劫造反。
相比于其他胡人部族,这些人至少是给钱就容易汉化,而诸葛瑾恰恰可以给他们指一条自给自足的活路。
等诸葛瑾的经济改革完成、把相对汉化的胡人都绑到自己的贸易分工体系战车上,这些人成为他隔断草原的一道屏障,到时候曹操拿头去联络东西呢?
到时候,代郡、上谷以北草原上的胡人,想跟辽东以北草原上的胡人联络,都得被拦截一道,不死也得脱层皮。虽说不能保证彻底阻断草原东西向消息流通,但稍微多拖延几个月,还是做得到的。
鲁肃至今为止还不知道诸葛瑾此番北上后、会用何种经济政策笼络胡人、笼络效果到底好不好,所以他也就不适合对此发表看法。
不过,鲁肃还是可以从军事层面,给诸葛瑾的计划稍微提提意见,查漏补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