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堵死玉门关、关门打狗拿下敦煌和酒泉,是章武四年冬末的事儿。毕竟冬天的大漠才是最严酷的,贾诩带着一起逃亡的那些护卫,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还天寒地冻不断冻死人,所以才会不顾一切反抗贾诩,不惜弑主。
而贾诩的首级被送到马超手上,已经是来年开春了。再要送回雒阳,又是一个多月之后,所以刘备拿到这一战果,已经是章武五年的阳春三月。
看到贾诩的人头送到,刘备也是大喜过望。
在他看来,累计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董曹之乱”,至此才算是彻底有个了断,可以从历史层面盖棺定论了。
贾诩毕竟是董卓时代就参与了西凉军叛乱的,后来又挑起了李傕郭汜的作乱,最后还投了曹操,帮着直接扑灭了董承和吕布的反曹计划。可以说他是贯穿了董卓、李傕郭汜、曹操三代篡汉之贼的枢纽灵魂人物,也是东汉末三十年大乱的关键线索。
贾诩的人头送到了,对天下苍生也有一个交代,足以证明刘备并不是针对谁,而是对一切篡汉之贼都无差别嫉恶如仇,必欲诛之而后快——
这一点,在后世看官看来,如果是只看演艺不看史书的,就很容易忽视。因为演艺里的刘备,不仅参与了反抗曹操欺君篡逆的那二十几年奋斗,而是早在诸侯讨董时就出了大力的,所以刘备对一切篡汉之贼都嫉恶如仇,这一点在只看演艺的看官眼里,是无需自证不言自明的。
但是正史上没有“温酒斩华雄”没有“三英战吕布”,刘备早年虽然也声讨过董卓,可实际功勋难以考证,在当时的人眼里,刘备一生最大的奋斗,除了讨黄巾以外,就是参与讨袁术,以及后来对付曹操,其他都是诸侯之间的内斗,谈不上谁绝对正义。
这种情况下,不放过贾诩,必诛之而后快,就显得很重要了,也加强了刘备的人设。
最终,刘备亲自批示,把贾诩的无头尸体菹醢,虽然本就腐朽得不成样子了,只是走个形式过场,但也算是弥补了当初曹操死的时候直接火化的遗憾,用贾诩替代曹操接受了天下苍生的怨气。
处置完贾诩后,刘备心情畅快,有一次又择机私下里问起心腹重臣们:
“贾诩虽死,但曹操诸子,尚有曹彰远遁西域,如今近况不明,朝廷当如何追击?西域险远,是否值得立刻靡费重金、不顾百姓疲敝远征?还是当以计缓图之?”
刘备咨询的“心腹重臣”,当然首先就是诸葛兄弟了。
诸葛瑾听到这个问题,就知道陛下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