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能人啊。
朱由校见他不说话,闭眼沉声道:
“太祖皇帝以弓马得天下,驱逐蒙元建立大明,成祖皇帝更是征战一生,朕欲效仿二祖,重建洪武、永乐之辉煌,有何不妥?”
“北征之事已定,朕将于十日后誓师出征,此事不可再谏,到此为止!”
话音一落,那些支持皇帝的臣子官员一起下跪大呼万岁,王浩之也是捶胸痛惜,事不可为啊。
正又欲劝谏,便被锦衣卫带走了,朱由校实在是觉得他们烦人,不过今日就不惩罚他们了,这些人被拖走时还在大喊道:
“陛下,忠言逆耳啊,还请陛下三思啊!”
虽然支持朱由校的不少,但不支持的也很多,此时朝堂上可谓泾渭分明,哪些人是忠实的帝党一目了然,还不到半数,但是在朱由校看来已经足够了。
因为帝党官员大多数位高权重,朝政大权在他们手上,这也是朱由校敢于离京之原因。
“朕将在十日后率军出征,户部粮草军响可准备的如何了?”
户部尚书程国祥上前道:
“回陛下,二十万两军响已经准备好了,只是陛下所需的十万石粮食,还需三日才能备齐。”
朱由校又看向王在晋道:
“兵部批文怎么样了?”
“回陛下,兵部批文已经于两日前全部发出。”
朱由校虽然是皇帝,但是对兵权根本没有直辖权力,想要集结大军,非有批文不可,当然羽林军除外。
大明文贵武贱,那些在外领兵的将领没有兵部批文根本不敢指挥军队,尤其是边镇将官,不管干什么都需要兵部批文,否则一纸奏报就得把自己小命玩完。
除非朱由校威望够大,就可以直接跳过兵部发号施令,否则他也只能按照传统规则来。
而这种威望,大明除了朱元璋以外,还没有人拥有,就算是朱棣都没有这个威望,顶多就是兵部向他妥协,但是他也绝不可能无视兵部直接控制。
这一点非常不好,以文驭武,和宋朝有什么区别?可惜这种情况是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
想要动他们的利益,简直比登天还难。
“今日就一并把留守等大臣宣布了吧!”
“王伴伴,宣旨!”
王朝辅上前三步大声道:
“皇帝陛下圣旨,百官接旨!”
文武百官跪下俯身额头着地,静待旨意。
“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