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但收效甚微,这些人大多无法通过考核,一般都是在本地欺压百姓,亦或名声极差。”
“而建办学堂之事也不顺利,在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当地士绅的排挤打压,而且还有多起闹事伤人事件。”
“陛下,臣建议放弃建办新的学堂,就以太祖皇帝时建起的学堂翻修即可,臣已经计算过了,两种方法相差不大,而且可以大大的缩减时间和钱粮!”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由校倒是忘了这事,太祖皇帝当年就已经在全国兴办学堂,让更多的人可以读书考举,以此希望大明人才济济。
可他的想法虽好,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兴办学堂一事,在洪武年间确实盛极一时,但也不过昙花一现。
从洪武二十七年开始,太祖的精力和眼睛已经不放在这些琐事上面了,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办,这件事也算是人尽皆知,那就是压制淮西的勋贵将官和浙东的文官集团。
因为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打乱了太祖二十年的精心部署,也给予了太祖精神和肉体上前所未有的双重打击,当时甚至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了,整个大明岌岌可危,最后靠着强大的意志力终于是挺了过来。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继位的建文帝完全与自己爷爷的想法相反,太祖许多的国策、方略全部被他修改,兴办的学堂基本上无人问津。
后面造反成功的朱棣也并不重视此事,学堂之事从此一蹶不振。
除此之外,太祖皇帝还有诸多的善政,养济院、惠民药局和漏泽园,这是大明的三大福利机构,真正的造福百姓。
养济院就和如今的养老院孤儿院一样,专门收养孤苦无助、无家可归的老人,还有无人照料的小孩和残疾人,太祖明确规定,一人每月可领三斗米、五斤肉,如果地方官员没有做好,最轻都是革职查办,严重的还会下狱论罪。
漏泽园则是专门收集暴尸荒野、无人认领的尸体,由官府出钱出地为他们安葬。
惠民药局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这是一个专门为百姓服务的福利机构,那些没钱看病买药的穷苦老百姓可凭地方衙门认证的文书去免费看病买药。
太祖自己是穷苦出身,在自己少年时期就经历人生第一大难,一大家子几口人在一年之中全部饿死,只剩下他和二哥两个人苟延残喘,最后因为要活命还不得不各自放开寻找出路。
此次经历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因此他尤为的重视农业,对于农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与他的出身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