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命不会被六科的那些御史言官所驳回。
只要内阁大臣同意盖章即可,甚至都无需过问六部尚书。
徐光启当即支持道:
“臣赞同陛下此次改革之举,军器局内腐败成风,不止是官员从中上下其手,就连那些工匠也不例外。”
“如不大力整治,只会愈演愈烈,以后恐怕无法收拾。”
“他们将制造盔甲武器的精铁和原料偷偷带走,然后于民间以低价出售,最后转过几手,又被朝廷以高价所收购,如此周而复始,造成了诸多事宜。”
“工部年年哭穷,说户部所拨费用太少,其实不过是他们监守自盗而已。”
“王恭厂也与军器局大同小异,管事的人贪腐成群,导致研发的火器大炮质量极差,做工极为粗糙,我大明的军士甚至不敢使用,可见危害之大。”
徐光启作为火器方面的大师,深知火器火炮的真实威力,也知道大明的火器为何越来越不堪用。
他以前还在通州练兵之时,就已经有心改变了,他编练的通州,大部分火器都是他从民间招募的工匠所制造的。
王象乾和王在晋也都暗自点头,这确实是一大弊端,军队的羸弱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如徐光启所言,那些炸膛的火器还少嘛。
还有那些盔甲刀弓,明明是以上好的原料和静精铁进行打造的,可结果连把菜刀都防不了,实在是骇人听闻。
朱由校当即又下发诏命,授封徐光启和宋应星为大师,入军备阁担任大臣,授封毕懋康为宗师,为天工院的院长。
然后以他三人为主,从全国各地招募能工巧匠,还有如他们这般的官员,诏他们入兵工厂和天工院参加应试,通过考核便可担任管事。
可惜的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还未成书,不然很多事都可提上日程了。
架子现在是搭好了,可要想真正的落实下去,没有个三五个月别想看见效果,光是合并就需大量时间,还要清查人员,登记造册等诸多繁琐事务。
杨寰带着一百多名侍卫和锦衣卫迅速感赶到了午门,跪在午门的官员以一看是这个杀才来了,一个个的都不惴惴不安。
杨寰看着这些不知死的朝臣,冷笑一声后便大手一挥。
后面的锦衣卫见了立刻冲了上去,官员们见状连忙大呼道:
“匹夫何为?”
锦衣卫们并没有回答,他们两两一组,一左一右的架着这些官员便往宫外而去。
官员们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