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过奖了,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这时,一位谋士走上前来,他身着文士服饰,面容清瘦,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看了关平一眼,缓缓说道:“将军,颍川钟氏、荀氏已投汉,何不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前去劝降广成关中颍川子弟?如此一来,既可削弱他们的战意,又可剪除郭淮的羽翼,彻底打通洛阳南面通道。”
关平闻言,心中一动。他深知颍川钟氏、荀氏在魏国的地位和影响,他们的投汉无疑对魏军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而广成关中多有颍川子弟,若能利用他们的关系进行劝降,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到这里,关平当即说道:“此计甚好!你即刻前往颍川钟氏、荀氏处,与他们商议劝降之事。务必晓以利害,让他们尽心尽力为我军效力。”
谋士领命而去,关平又看向帐内的众将,大声说道:“诸位,此战关乎我军能否顺利攻下洛阳,打通南面通道。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三日后攻打大谷关,本将亲自率军出征,务必一战而胜!”
众将闻言,纷纷起身拱手道:“遵命!”
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关平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这些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在身边,他无所畏惧。
夜幕降临,汉军大营内灯火通明。
关平走出中军帐,仰望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三日后。
晨曦初露,汉军大营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马嘶声和士兵们低沉的交谈声,预示着即将有一场大战拉开序幕。关平站在营帐前,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大谷关,心中已有了周密的计划。
随着一声令下,汉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出营帐,迅速整队,向着大谷关进发。
他们身姿矫健,步伐坚定,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关平身先士卒,手持长枪,一马当先,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英勇。
大谷关内,魏军守将还沉浸在往日的平静之中,丝毫未察觉到汉军的逼近。
他们原本以为汉军会先攻打广成关,因此大谷关的防御相对松懈。
然而,关平却出其不意,选择了奇袭大谷关,这一招让魏军措不及防。
当汉军的喊杀声震天响地传来时,魏军守将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汉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瞬间冲破了魏军的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