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唐清安,要的也只是一个顺,并不要求乌家有太多的才干。
金江镇人才不多,但也不少。
有了才,就有了心思,有了心思就有期盼,就不容易顺从。
等乌顺恭敬的坐下后,唐清安没有迟疑,直截了当的告诉让他来此的用意。
“军司掌书一职空缺了年余。”
唐清安开口说道。
“因为我打算让你担任此职位,又恐伱能力不足,因此观望了如此之久。”
乌顺内心激动,千言万语编练了又精简,是向表弟表忠心呢,还是表示一定不辜负重望呢。
刚想完一句觉得刻意,显得生疏感情,立马想到下一句话,还是不满,最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索性一言不发,只听将军的安排。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很多人希望我能入主中原,但是我要的不是一个流离失所的中原,金江镇也承担不了失去中原富裕的后果。”
金江军养精兵,年年发动战事,既要做到不扰民,反而还需要接应大量的流民,从何处来收益?唯商贸一途。
中原商贸一毁,就是抽出金江镇之根基。
没有选择传统的耕战,而是选择以商养战,多年来才建立了成熟的贸易体系,是容不得破坏的。
因为船大不好掉头。
如果失去了商贸,对于现在金江镇的体积,将会是伤元气的打击。
唐清安选择把心里话告诉乌顺。
让乌顺明白以后该怎么做,怎么顺着自己的心意去做。
“北方的勋贵和军中多有瓜葛,例如平安重镇节度使,和荣国府大房千丝万缕。”
“在南方,例如金陵等重城,又是贾府等勋贵的老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藏了不少的东西。”
“既然要入主中原,那么就要做好准备。”
乌顺明白了。
他以为将军是告诉他,国内的勋贵势力,对于金江军日后入主中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清安没有继续往下说。
只让对方明白此层意思即可,说多了无益。
大争之世。
新学是尝试,金州的军学堂必然也要传入国内,这是道统之争,才是最凶险的争斗。
一个处理不好,金江军面对的就是全国地主的反扑。
“以后国内勋贵势力会越来越多的加入金江镇,对金江镇是好事,也是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