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这个时期德国装甲部队的装备和战术,基本都是按照古德里安将军的思路来打造的。他的意见几乎就是小胡子的意志,没人敢不配合。
但现在,就连古德里安将军都对这款战车给予了“天才创意”的评价,可见其在未来的闪电战中将会起到的巨大作用。
是的,现在的这些德国军官也许还没意识到,眼前这个只能称为草图,就连简单初始数据都没有的战车,在未来的二战中将会成为盟军坦克的噩梦。
要说二战中威名远扬的德国坦克,也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虎豹两兄弟,也就是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但是,在整个二战期间,击毁盟军坦克和装甲车辆最多的却不是这两款战车,而是素有低调杀手之称的德国三号突击炮。
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德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战攻势当时震惊了世界。然而与表现抢眼的坦克部队相比,步兵则要悲催的多,他们要负责清理波军剩下的碉堡和其他防御工事。
面对波兰守军在碉堡内的顽强抵抗,德军在战场上极度依靠的牵引式火炮又无法和突进的步兵部队同步,导致德国步兵在战役的收尾阶段还出现了不必要的伤亡。
以德国步兵最为依赖的75毫米步兵炮为例,这已经是非常轻便的火炮了,但是在实战中还是无法做到与步兵共进退。
于是,当时德国的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坦克战专家曼施坦因将军就提出了突击炮的设想,也就是在坦克的底盘上架个大炮,拆掉炮塔做成固定的战斗室。
于是,在波兰战役结束不久,突击炮项目的研发生产被德军优先提上议程。
当时德国考虑的是能够伴随步兵进攻的自行直瞄火炮,所以就以已经非常成熟的三号坦克的底盘为依托,再安装一门有固定炮塔的75毫米火炮。
当时曼施坦因提出的要求是,该突击炮安装在车身上的火炮有25度射角,车高不能超过一个士兵的身高,有利于突击炮的隐蔽和防护。
德国工程师们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并生产出了5辆样车,定名为三号突击炮,也就是后世华夏俗称的“三突子”。
三号突击炮采用了三号坦克底盘,上部结构由装甲板组成并焊接在底盘上并采用了部分倾斜设计,车体鼻板,炮盾和上层构造正面装甲厚度为50毫米,正面等效装甲厚度则是超过了80毫米,装有24倍口径的75毫米榴弹炮,也叫短管75炮。
本来三号突击炮主要用途是用于进攻作战的,依照原始设计,早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