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土地才能养活这么点人。如果聚集的人太多,离田地太远,那村落也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人太少,所以这些村落既脆弱,又落后。这点人,是没有办法兴修水利的,连改造周围的林地,都很困难。他们也缺乏施工和伐木的工具,因为村落里也同样缺乏从事手工业的匠人。”他解释道:“由于技术落后,他们能养活的专业人员也有限。所以铁匠、石匠这样的工匠,一般只有在中心城镇才能找到。而专业工匠的缺乏,又导致他们缺乏工具,无法提高生产的效率。我说的人与铁,就是这两个方面。”
“那他们为什么不设法改变这个情况?”刚才提问的希腊富豪提问道:“自己没有技术的话,可以从外界引进吧。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卖给他们的。”
“那个地方,是系统性的落后。”郭康摇摇头,说道:“不但民间的情况惨淡,当地领主管理也很低效。”
“普通民众的生产能力极其低下,没有能力开辟土地、开采矿产、建设水利;这导致他们的发展也极为缓慢,长期积累不起足够的储备,去实现我们所说的‘升级’。”
“当地管理者为了获得资源,又要从民众身上收走大量的积蓄。这让他们基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技术进步,因为哪怕有购买工具和学习技术的储蓄,也会首先被领主掠走。”
“而民众一点也不傻。这种处境下,任谁都知道,想要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完全是无稽之谈。他们也因此完全丧失了积极性,开始得过且过。这样一来,他们的生产能力,就更加没有提高的可能了。”
“更严重的是,那里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民众极端贫困,缺乏产出,所以领主必须用更大力气去搜刮,而这种搜刮又会摧毁他们自行改进的能力。结果就是,整个罗斯大地,都陷入长期停滞的状态。”
“这么说吧。”他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大家知道磨么?就是磨面粉的那种。”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我们这里的气候,适合种植麦类作物。要加工这些粮食,磨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大部分的磨,都是圆盘形的,还刻好了齿。用牲畜拉,或者用风力、水力驱动,都有人使用。”郭康举例道:“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地区,当地斯拉夫人还在使用石头磨盘和磨棒。”
“那种东西,大家可能都从未见过。就是一个表面平坦的石头作为垫子,把谷物放上去,然后用一根石头棒反复滚动碾压。”他想了想,粗略地估计了下:“这种东西,估计比炎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